第二卷 厄斯計劃 第四十三章 生子良方(第1/2頁)
章節報錯
徐國難面色微變,拒絕道:“女婿給岳父幫忙理所當然,哪有接受謝禮的道理。”
俞洪德假作生氣道:“這是老夫送給親家的千年人參,最是補身健體,只是委託賢婿代為轉交,不可推辭。”
聽是送給徐文宏的禮物,徐國難倒不便嚴辭拒絕,拱手道謝接過放入懷裡,轉身就要快步離開。
俞洪德連忙喚住,輕聲道:“賢婿,你與依偌——”
肥臉現出躊躇,最後咬牙問道:“夫妻之事可是正常?”
徐國難聽得莫名其妙,面色微紅點了點頭。
俞洪德面上現出寬慰,向周圍張了張,從袖袋摸出張藥方,遞過去道:“這是老夫特地從張太醫那裡討的生子良方,聽說極是靈驗,賢婿回去後照方抓藥,讓依佑每日服藥,不出半月必見成效。”
聲音壓得極低,顯是跟女婿交待生子良方,頗覺尷尬。
古人崇尚多子多福,徐國難與俞依偌成親多年只生一子,早就成為心病,見俞洪德特意討來生子良方,心中著實感激,趕忙拱手道謝,急急在道邊攔了輛鹿車,坐著趕回徐宅。
臺灣不產馬驢,少數戰馬或從關外走私,或從戰場繳獲,不敷軍隊使用,民間除了富貴人家極少騎馬出行。
不過臺灣斑鹿成群遍野,性格溫馴,奔跑迅速,有心人嘗試馴鹿拉車居然大獲成功,代替馬車成為普通百姓遠端出行的必備代步工具。
鹿車賓士如飛,不一刻拐進思明街。
徐太平站在街口探頭探腦,瞧見老爹不打招呼,轉身飛快跑回徐宅。
徐國難微覺奇怪,吩咐車伕停車,自己快步跟了進去。
兩輛鹿車停在徐宅門口,徐淑媛等大包小包候在車旁,顯是等著出發。
徐太平手舞足蹈說著什麼,見老爹過來急忙閉口,躲到徐文宏身後,探出半顆腦袋瞧向徐國難。
見大哥走將過來,徐淑媛搶著迎上,高聲嗔道:“大哥怎麼出去這麼久,再不回來我們自行出發不再等你。”
俞依偌沒有說話,妙目盈盈瞧住徐國難,眸裡全是詢問之意。
徐國難知道她關心老父,不想告訴俞洪德可能遭受糧倉走水牽連,靈機一動附耳低聲道:“岳父向張太醫討了個生子良方,不方便當面告訴,要為夫照方抓藥,想法子讓娘子給徐家添丁生子。”
俞依偌聽得滿面紅暈,疑心憂慮不知不覺全都消失,水汪汪眼睛嬌媚瞄了徐國難一眼,轉身上了鹿車。
不能給徐家多添子嗣一直是她的心病,聽父親特意討來生子良方,日後添丁有望,焉能不羞喜交集。
徐家人口眾多,除田媽暈車不肯遠行,自願留在家裡照顧雞鴨豬狗外,七人分別上了鹿車。
徐文宏、劉雅萍與阿蘭思託乘坐第一輛,其他人自然擠在後一輛。
車伕都是慣行長途的車行老手,等眾人坐好揚鞭一聲唿哨,拉車斑鹿邁開長腿奮蹄急馳,速度之快不下於奔馬。
臺灣地勢形如紡錘,中央山脈橫貫南北,兩側都是高低起伏的連綿丘陵,接近海洋出現若干狹窄平原,土地肥沃,方便種植。
荷蘭人殖民臺灣,佔據的是臺南平原的大片土地,對崖峻路險的深山老林不感興趣,偶爾與土蕃交易些鹿皮、檳榔、猴兒酒等土特產,再也不肯深入探險。
鄭成功驅除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在熱蘭遮城設承天府,正式開府設衙,以北設天興縣,以南設成年縣,遷移大批漢民屯荒墾田,滿足糧食供給。
鄭經襲位後改承天府為東寧府,昇天興、萬年兩縣為天興州、萬年州,增設南路、北路及澎湖安撫司,形成一府二州三安撫司的行政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