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基輔之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羅斯季斯拉夫的長子長孫結婚的訊息傳回羅斯,基輔也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慶祝活動,尤里可是基輔王座的未來繼承人,舉行這樣的慶祝再應該不過了。
不過,許多人並不只是因為免費的飯菜而因此歡呼,相反,他們是真心實意的歡呼,在羅斯季斯拉夫的統治下,全羅斯各地都可以說是欣欣向榮,走向更高,人們對於統治者自然也有著感激之情。
如今的基輔已經在不知不覺之中變成了一座有著八萬人口的城市,這十幾年來經濟的增長也導致了人口的彙集,而且基輔周圍的田野也被更多的開發了出來,從基輔的紅磚城牆上看去,進入眼簾的是一片片或是種植或是休耕的田地——這也是羅斯各地都有的景象。
是的,紅磚城牆,這些年來不知不覺之中基輔的城牆被換成了紅磚所制,實際上不止是基輔,在全羅斯範圍內只要是人口上了一萬的城鎮,都已經把城牆換成了紅磚城牆,而那些更小的城鎮就參差不齊了。
】
城市中的磚瓦建築也比往日的基輔多了太多,每當羅斯季斯拉夫在弗拉基米爾宮的高塔上眺望所統治的城市,看到的那些代表文明的磚瓦建築,羅斯季斯拉夫就一陣心情舒暢。
而且這樣的景象在其他羅斯大城裡面也出現了,這是他很早之前就想要達成的目標,而現在總算是有些體現,這怎麼可能不讓羅斯季斯拉夫滿足呢?
至於基輔本身,這座城市比起雅羅斯拉夫時代又擴張了一倍,羅斯季斯拉夫主要是在重修城牆的時候完成這次擴張的,新城區上基輔大公修建了不少具有新功能的建築,還修建了兩座奇觀建築。
第一座是全羅斯文化館,這座建築用從西歐運來的白色大理石所製造,外型模彷了基輔聖索菲亞大教堂,由來自全羅斯和帝都的工匠打造,為此羅斯季斯拉夫花了鉅款。
它的存在主要是向全羅斯到基督世界各地的來客展覽羅斯這片土地上的各種特色產物,以及各地景象,還有最重要的對各地的發展介紹。
這裡面的風景畫都出自羅斯季斯拉夫本人之手,這些年來他寫作之餘一直都在練習畫畫,現在他已經算是獨創一門畫派的人物,手下還有著不少學生。
同時這座文化館也有著圖書館功能,在文化館的側廳裡面,放置著羅斯季斯拉夫從基輔世界各地收羅的書籍,將他們按照類別分門別類的安置好。
羅斯的文人很喜歡來到文化館側廳讀書,這裡風格典雅,還有著賞心悅目的大公畫作,沒有哪兒比這更適合讀書、寫作和討論了。
全羅斯文化館是一座哪怕是放在整個基督世界範圍內都足以被視為奇觀的存在,而羅斯季斯拉夫修建它的原因很簡單,這是在告訴全羅斯,何為羅斯,什麼是羅斯。
各地精英在見到這座奇觀般的建築之後,自然而然的都會對基輔產生嚮往和歸屬感,這正是羅斯季斯拉夫想要的東西。
第二座奇觀則是全羅斯劇院,它完全是按照羅斯季斯拉夫在希臘所見的劇場而建造,但規模上比起文化館要小一些,因為基輔還用不著那種可以容納上萬人的劇場,因此這裡的極限容量是七千。
但這也足以作為奇觀了,基督世界已經很多年沒有這樣的劇場建築出現了,而這座劇場的落成直接讓全羅斯的戲劇發展又往一個高潮走去,這正是羅斯季斯拉夫想要的東西,正如他一直很清楚的,這看著不起眼的戲劇,實際上卻對大眾有著無比強大的教化能力。
完成了這兩座建築後,羅斯季斯拉夫從阿來克修斯那裡榨來的金銀也都沒了,國庫也接著見底了,但好歹是沒負債,政府的財政執行依然是正向的,這已經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羅斯季斯拉夫很為自己的成就而驕傲,他完成了全羅斯的道路網,基輔直達莫斯科的道路終於在十來年的砍伐之後,被修建完成了,解決了它也就意味著全羅斯道路網的完善,羅斯各地的資源流動將會更加迅速。
他構建了羅斯文化,隨著弗拉基米爾學院一批批的學生前往羅斯各地,一場場的戲劇在羅斯各地上演,越來越多的人對羅斯這個詞有了認同,基輔的權勢也日益強盛,地方封建主也越來越多,廣大的土地也更多被政府所影響控制。
羅斯季斯拉夫長期以來對封建化的推進導致了一個連他都始料未及的產物,那就是那些散佈在整個羅斯各地的封建主對基輔的依賴,他們拿著基輔的資源開發荒野,所產出的資源也是透過基輔的渠道賣掉,這些人因對基輔的擁護非常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