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同盟建設(第1/3頁)
章節報錯
維斯比恢復正常的速度比起羅斯季斯拉夫的預料要快很多,當地人和他計程車兵一起,很快就修復了那被大火燒掉的港口,而各地前來的船隻也用不著在城市之外的沙灘上著陸了。
在沙灘上裝卸貨物效率很低,現在終於可以擺脫這該死的事情了。
畢竟是關係到自己吃飯,所以維斯比的居民非常奮力,而且這個時代對港口的要求也真心不高,因此他們在極短內就完成了重建。
在港口重建之後,維斯比此刻才算是真正歸於了平靜,雖然戰爭的影響不時可以在那些沉沒於港口之內的艦船上看到,但那些都是過往雲煙了,人們終究得是往前看。
而當地人的確也很快適應了羅斯人的統治,反正這比起之前城市權貴們的統治又沒什麼區別,大家也沒什麼不適應的。
甚至在羅斯人廢除了不少多餘稅收之後,他們還獲得了民眾的支援,對於民眾來說,一切都是假的,只有好生活才是真的。
而羅斯季斯拉夫廢除那些稅收也不是他心善,只是基輔大公看來那些就是完完全全的苛捐雜稅,繼續讓他們留在這片土地上只會影響未來的貿易,所以他廢除了這些法律。
哥特蘭的新政府因為羅斯季斯拉夫一系列行為而穩定了下來,這個政府現在由羅斯季斯拉夫手下船長普羅列夫領導,這便是羅斯季斯拉夫給他壯舉的獎勵——波羅的海重要城鎮的統治權。
不過雖然是給予了他,但是實際上普羅列夫對城鎮事物也插不了多少手,作為波羅的海上的重要貿易樞紐,未來自由貿易同盟必然會有很多重要機關坐落於此,實際上管理島嶼的將會是他們,而不是他那個市長。
關於自由貿易同盟,羅斯季斯拉夫在這裡建設了同盟協調處,也就是方便同盟各城市互相幫助,互相協調,羅斯季斯拉夫未來還打算把同盟大會的召開地點搬到這裡,方便各方集會。
普羅列夫看來對此也是非常清楚的,不過他的態度也很隨意,我只要能拿到我作為這個市長可以獲得的錢,其他就都無所謂,反正他也不懂怎麼治理。
而在穩固了哥特蘭新政府的地位,看到自由貿易同盟蓬勃發展的景象之後,羅斯季斯拉夫並沒有立即回到羅斯,他還在北方逗留,大公還有事情沒有處理完。
羅斯季斯拉夫主要在忙一件事,那就是忙於一座城市的建設,那座城市位於北德意志的荷爾斯泰因一處港灣上,羅斯季斯拉夫為這座新城市取名為呂貝克。
是的,這就是歷史上那座漢薩同盟的中心,不過現在它依然是一片荒地,而羅斯季斯拉夫讓它提前出現。
基輔大公看中了它的地理位置,波羅的海貿易是不能缺了與更西方的北海聯絡,歷史上漢薩同盟正是依靠著在波羅的海和北海進行轉手貿易,才轉了盆滿缽滿,幾乎控制兩片海洋的霸權。
雖然說同盟內有著挪威王國可以影響北海,但有道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現在的挪威國王願意在同盟內和大家一起合作賺錢,但是未來呢?他的後代又是什麼態度呢?
羅斯季斯拉夫必須早做準備,往西方投入力量,而且他還清楚一點,那就是他們早晚都要和丹麥王國開戰的。
這不是指現在,等聯盟發展個差不多四五年,等他們在海洋上攝取的利益越來越多,自然有人會不滿丹麥肆無忌憚的收取過境費,到那個時候必須導致戰爭。
哪怕只是為了未來的戰爭,他也必須早日準備,在那場對丹麥的戰爭後,是必然改變聯盟內部的勢力分配的。
繼續回到現在,關於呂貝克羅斯季斯拉夫先是從當地的斯拉夫王公手中購買了這片土地,他們也樂於把這片土地賣給遠方的親戚,有了遠方親戚作為屏障,那些貪得無厭的日耳曼騎士入侵他們的方向也會少一個。
甚至還有斯拉夫王公意識到了呂貝克建城背後的商機,前來詢問能不能參與其中,對此羅斯季斯拉夫都是毫不猶豫拒絕的,羅斯最西方的前哨怎麼可以讓外人染指。
接著便是呂貝克的建設,呂貝克將會成為羅斯最西方的前哨,也是重要的貿易樞紐,羅斯季斯拉夫非常重視,第一時間就送去了巨量的資源和人手。
不過現在那裡也只是一塊大工地而已,彙集了大量被高額報酬吸引的日耳曼和斯拉夫工人,畢竟開工也不過才一個月不到。
羅斯季斯拉夫在那裡駐紮了一百人用作監工和控制,順便保證當地的安全,那些邊境上的日耳曼騎士和斯拉夫武士都算不得是什麼老實人,一旦有機會他們肯定會趁火打劫的。
這位打敗了哥特蘭的羅斯大公在呂貝克建城的舉動非常引人注目,人們都看著羅斯季斯拉夫,分析著這位大公的計劃。
已經有一些嗅覺靈敏的商人開始盤算著入住呂貝克,此地的位置他們可都看在眼中呢,這裡一定會成為一個繁華之地的。
更別提,這城市後面還有羅斯季斯拉夫站臺,現在是個人都可以看出羅斯季斯拉夫的自由貿易同盟將會成為波羅的海霸主,跟著那位大公的腳步是絕對沒有錯的。
他的權威和軍隊更是可以保證這座城市的安全,一個新建城市若是安全有了保證,那麼移民必然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