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各位,今天就到此為止。大家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準時過來。”

短暫的慶祝之後,像往常一樣,吳小雨站起來,對著或興奮或沮喪的學徒們,說出瞭解散的話語。

“師傅,再見。”

恭敬拘謹的告別之後,學徒們也站起來,紛紛離開。

不過,他們離開店門才十幾米,吳小雨那雙33級的耳朵,便聽到了關於去哪裡繼續慶祝慶祝的對答。看著路燈下一個個充滿了希望與幹勁的背影,吳小雨發覺自己竟沒法再生出什麼感慨。

他關上拉閘門,帶著留下來的聶良,李輝,白嘉泉,走上了二樓的住房。

在那間彷彿永遠明亮的客廳中,四位“燒烤銀河系”的管理人員,開了一次小小的商談會。

是的,非常小。

聶良類似於麻木地發現,老同學在組織安排,控制場面的方面,也同樣不知不覺間,忽然就有了驚人的能力。

他發覺,不管是剛才結束的技能測試,還是此時進行的小小商談,吳小雨話雖不多,也沒什麼特殊的表情,但就是牢牢地控制著整個場面,既沒有什麼廢話,更不會有什麼偏題跑題的現象。

這可是相當難得的事情。

身為保險公司的經理,除去每日的例會,每週的總結,每月的學習培訓之外,聶良還得經常跑到各種政府部門,參與各種亂七八糟的報告匯總。

在那些各種各樣的會議中,不管會議的內容有無實質,有無意義,聶良最深刻的體會,便是除去那種某幾個人坐在高臺上照著稿子滔滔不絕的型別,其他有著眾人都有參與的會議,都極容易跑題,形成某些閒談的內容;或極容易在某些很細節的方面糾纏良久。

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表現的具體形式也不一而足,不過,總體而言,會議的規模越小,便越容易造成這種情況。

但是,在吳小雨組織的技能測試以及這次小小的商討會中,聶良卻感覺到了類似於大公司,正規部門的會議感受。

吳小雨總會三言兩語將每一個話題解說清楚,此外,在李輝或是白嘉泉某些意見難以準確表達時,吳小雨也會在一兩秒禮貌性的等待之後,採取或提示或總結的方式,將他們結結巴巴,吞吞吐吐的言辭,提煉成幾句精簡準確的話語。最為難得的是,吳小雨這樣做的過程,沒有一點點簡單粗暴,整個過程中,他都採用著平緩的語調、溫和的語氣,將“委婉”這個詞的真意,表現得淋漓盡致。

既節約時間,又明確主題,一絲不漏,一絲不差。

隨著商討會的逐漸深入,時間的逐漸流逝,聶良感覺到,吳小雨說話的方式,表達的語調語氣連貫起來之後,彷彿像某種高明的音樂一般,具有著獨特的節奏與旋律。

不得不說,在某些方面,聶良具有相當驚人的直覺,具有相當敏銳的洞察力。

就這樣,吳小雨以他特有的方式,牢牢地控制著進度,四人在短短的十幾分鍾內,便商談了近一個月內所有的工作步驟,將一個月以內的工作內容,以及出現意外之後的處理方式, 安排得妥妥當當,交代得清清楚楚。

商談接近尾聲,除去聶良略有些感慨之外,李輝與白嘉泉這兩位早已在吳小雨屬下辦事的店長,受限於以往並不怎麼豐富的見識經歷,他們對吳小雨的組織控制能力,倒沒有什麼特殊的感受,只覺得吳小雨交代事情特別的準確,特別能讓人明白一些。

從次日開始,聶良這位與政府部門多次打交道,經驗比較豐富的保險公司前任經理,將繼續運用他騙保、拉黑單、裝灰孫子的高超技藝,專門去各處機構單位開批文,跑證件。

李輝這位從穿開襠褲開始,就一直生活在星城中,四十多年來跑遍了街頭巷尾的本地通,則按照吳小雨交代的要求,四處尋找店面,聯絡房東。

白嘉泉則在這段時間內,專門留在“燒烤銀河系”的一店廚房,按照吳小雨剛剛交代的要點,努力使此次沒能透過技能測試的學徒們,儘快達到吳小雨要求的標準。

而這一次,吳小雨本人,也同樣有著他自己的工作。

……

第二日。

六月二十七日。

晴。

陽光明媚,萬里無雲。

走下計程車,池蕾蹦蹦跳跳地往前走著,在她的眼中,到處都是一片片的光亮,到處都是鮮豔明麗的色彩。

當然,在她的眼中,最鮮活最明亮的,肯定是走在她前面,不到兩三米之外的吳小雨。

星城人才市場,接待處辦公室。

這是吳小雨今年第二次來到這兒,不過,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仍然第一眼就認出了這位燒烤店的小老闆。

這份深刻的印象,來自兩次深刻的經歷。

第一次,這位燒烤店的小老闆,不用他多費口舌,便爽快地聘用了他推薦的社會福利人員,幫助他完成了政府的一項委託,滿足了他內心深處善良那一部分的需求;第二次,便是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這家燒烤店便開花散葉,有了一家新的分店,又從他所在的人才市場,招聘了許多位服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