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章 力量的定義(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您好,我是振華書店的經理毛文雄。您貴姓?”
吳小雨握住毛文雄伸過來的手上下搖晃兩下,將清單遞過去,道:“您好,我叫吳小雨,想買點書,可是有很多都找不到。”
毛文雄伸左手接過清單,只掃了一眼,立刻雙手捏住幾張紙展開。“這些,都是你寫的?”他的聲音中帶點驚訝的意味。
“是的,書比較多。”吳小雨抬頭回答道,他正在將手中第十八本書一齊放到臺階上。
“哎呀,筆法嫻熟,書法流暢,吳先生寫得一筆好字。”毛文雄點點頭讚歎道。這些字比他整天泡在電腦桌上的孫子要好上無數倍,他剛拿孫子作比較,馬上又轉過另外一個念頭,單論紙上的字型,他這個浸淫書法五十幾年的愛好者,只怕也要被比下去。
這並沒有令他難堪,反而對這位吳小雨生出好感。現在的年輕人都習慣鍵盤輸入,能寫出一筆好字的人越來越少。最讓他欣賞的是,這位吳小雨寫的還是宋體字,屏棄龍飛鳳舞,不是特別美觀奪目;但一筆一劃清晰明瞭,最適合閱讀瀏覽。字如其人,這位年輕人能練出好字,有毅力恆心。選擇的字型不求張揚眩目,端正沉穩,為他人著想,這一點更是難得。
換了五十幾年前的自己,只怕也不能作到。毛文雄心下暗道,對吳小雨的好感又增添了幾分。
欣賞一下筆跡,他開始仔細看單子上列出的書名,從事文化事業幾十年,各種自然科學的常見書目他就算閉上眼睛也能數出許多,雖然並不是每一本都仔細研究,但大部分都曾粗略翻閱。
單子上的書籍應該都是天文類,毛文雄大略掃上一眼便作出判斷。單子上列在最前面的幾本,正是書店中此型別銷售量最高的天文類入門書籍。無非是介紹一下天文學起源,天文研究學習方法,天文學研究現況,等等之類。
他轉過頭看了看臺階上那堆書,那幾本已經被吳小雨找到,正壓在最底下。
接下來列舉的書名稍加深入,毛文雄一一看去,開始出現天文學星空觀測,天體運動計算原理,天文學……“等一等”,毛文雄心道,他回頭看了看,清單上出現了一本光學原理與光學裝置介紹。
為什麼不把不同的學科分門別類列舉而是夾雜著寫在一起呢?
他稍一轉念,立刻便明白了清單作者的用意。如果有人已經將前面部分的書籍全部看完,那麼接下來的學習,勢必需要開始作各類實驗,與天文學研究實驗最緊密相關的裝置,最基本最必要最先接觸的無非便是望遠鏡。這本光學型別的入門書籍,出現得恰到好處,毛文雄簡直想擊掌稱讚。
存著這個想法,毛文雄對清單接下來的書目中偶爾出現的機械,計算機,物理類書籍也心下了然,很是佩服清單作者的天文學造詣。
每一本其他型別的書籍總是出現在最恰當最合適的時機,絕不讓照著清單學習研究的道路有所停滯或者走上半點彎路。
毛文雄繼續往下看,還沒到第一頁中部,許多大約與天文相關的書名已經屬於他聞所未聞的範疇。不過其他型別的書籍出現得越來越多,這一部分毛文雄倒是大多都曾翻閱,想來研究到了清單中列舉的程度,天文學研究已不再侷限於單一學科,而是多門學科的綜合運用。
在第一頁的末尾,毛文雄一連看到五本物理學。他已經看不大明白,只能猜測大約到了這一步,運用的物理學也到了專業領域,必須一一瞭解,才能繼續深入研究。
第二頁開始有許多許多的外語書名。
各種各樣的外語書名。
勉強自己看完全不懂的書名是一種折磨,他不再往下看,很是佩服這位作者或者這些作者們。
毛文雄感覺手中握著的不再是幾張紙,而是一株叫“天文”的藤蔓。它紮根在“知識”這顆大樹最低下,生根發芽,茁長成長。先纏繞著物理,數學等枝杈,然後在這些枝杈上再攀附上光學,計算機,機械,鋼鐵,建築等等樹葉,在這些根芽莖葉的輔助下,和大樹一起,筆直衝向星與雲的彼端。
這份清單價值相當高,可以單獨成書,比書店裡那本《天文研究學習方法》好上十倍!毛文雄僅僅看完第一頁便作出這個結論。
他錯怪了《天文研究學習方法》的作者,因為這位作者,並沒有被一位以萬億光年為基本單位的星系外來客直接指導十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