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堂屋,杜玖怡將李老太太的話轉述給杜福貴夫妻。

杜李氏當即表示不贊同去李老太太那裡住,杜福貴看向杜玖怡母子問道:

“玖怡,餘寶你們是怎麼想的?”

杜玖怡想起村裡的謠言,也想起李老太太的好,她道:

“我們雖不畏懼流言蜚語,但李奶奶需要一個安生的晚年。”

古代沒有後代子嗣,宗族會收回那家的家財,交由宗族處置。

現在李老太太需要那一畝田地和那一座小院過活。

小院那是李老太太一家人居住的地方,即便以後他們願意接李老太太居住他們家,李老太太也不會同意離開。

杜玖怡不想入住李老太太那裡。

餘寶認為他一家就是麻煩,也不想給李老太太帶去麻煩,他提議道:

“要不我們在外面暫時搭建一個棚子或是住山洞?”

“餘寶這個主意不錯,要是實在租賃不到屋子,咱們就住棚子或是山洞吧!”杜李氏贊同道。

杜玖怡不贊同道:

“其實,咱們還有別的選擇,可以住縣城的。”

杜李氏皺眉,縣城可不是一個好去處,她擺擺手,想了一個理由道:

“不成,不成,在縣城租賃屋子都夠咱們交稅了,還是省著點錢。”

交稅?杜玖怡看著一無所有的家問道:

“咱們家要交什麼稅?”

杜李氏解釋道:

“以前咱們家只需要交人丁稅,現在要交兩次糧食稅。

人丁稅只需十歲以上的人需要交稅,一人一年十文錢。

而糧食稅,腳步丈量大約二百四十步為一畝,產量最多四石左右,大約兩百四十斤,夏冬各收一次糧食稅,每一畝地需要交兩鬥,大約四十斤糧食稅。”

聽著杜李氏的話,杜玖怡想到自己曾經看到一本史書。

難怪百姓們不捨得吃自己種的糧食,而是去吃那賣一斗糧食能買五斗的粗糧,不是沒有道理的。

想著,杜玖怡還是覺得她家沒必要省下這筆銀錢,她道:

“大伯母,這住棚子或是山洞對身體並不好,咱們真沒必要省這點錢。”

瞧瞧都鍛鍊好幾日的家人,杜玖怡陡然發現他們竟又胖了,真是簡直了。

杜玖怡決定還得出門一趟賺錢回來買藥材給他們調理一下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