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能太人性化(第1/3頁)
章節報錯
三點二十七分,湯局匆匆趕回局裡,沒乘電梯上樓,直奔一樓左側的接待室。
韓渝正跟安檢組的徐組長和船檢科的楊科長在接待室裡研究船代提供的檔案,朱大姐正站在窗邊給港務局打電話。
湯局放下包,坐下問:“鹹魚也在啊,怎麼回事?”
朱大姐放下手機,彙報道:“湯局,鹹魚懷疑昨天進港的巴哈馬籍貨輪達飛號上的幾個菲律賓籍船員,很可能是持假證書上船的。”
韓向檸剛聯合長航分局搗毀了一個制販並使用假船員證書的團伙,鹹魚竟又懷疑外輪上的外籍船員使用假證書。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看來這小兩口是跟假證幹上了。
湯局禁不住笑問道:“鹹魚,你有證據嗎?”
韓渝抬頭道:“作為船員他們竟然連船上有幾條救生艇,一條救生艇能坐幾個人都不知道。我現在不只是懷疑那幾個普通船員的證書有問題,也懷疑船長、大副等高階船員有沒有適任資格。”
新船員上船或老船員上一條陌生的船,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船況。
船長要安排大副和輪機長等高階船員,組織全體船員熟悉各自的工作,對各自負責的區域進行檢查,以便迎接港口官員的檢查。同時要利用閒暇時間組織消防、逃生等演練。
船員居然不知道船上有幾條救生艇,可見船上的管理有多麼鬆懈乃至混亂,能想象到船長有多麼不稱職。
湯局大致明白了,側身問:“老徐,船東是哪個國家的?”
“香港的,這是船代提供的檔案。”
“這條船是第幾次來濱江?”
“第一次。”
“你們有沒有上船檢查?”
“檢查過,簡單檢查了下,該有的都有。”
中國籍貨輪去國外的港口,要接受人家的嚴格檢查。
外國貨輪來濱江港,港監局的檢查則比較“人性化”,主要檢查相關證書和手續齊不齊全,貨輪有沒有危及航行安全的重大缺陷,遠沒人家查我們的貨輪那麼嚴。
人家遇到困難,甚至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除了未經允許闖入長江的外輪,這些年從未因為船舶缺陷根據國際公約和國內的法律法規滯留過外輪,處罰的也很少。
之所以對人家這麼好,並非崇洋媚外,主要基於幾個方面考慮。
首先,我們自己的貨輪比較老舊,在管理上正在努力跟國際接軌。中國加入WTO還有個緩衝期呢,所以在這方面不能太較真,不然就成選擇性執法了。
二是現在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如果檢查太嚴格,處罰太重,外輪就不願意來濱江港。把人家都嚇跑了,怎麼發展港口經濟,又怎麼出口創匯。
去年全國的外匯儲備只有五百多億美元,而需要用外匯的地方那麼多,出於進出口考慮,執法要講究尺度。
再就是開展PSC檢查不但要精通國內的法律法規,也要精通中國這些年來加入的各種關於海事的國際公約。
這個精通不是看看那麼簡單,而是要真精通。
比如你滯留一艘外輪,人家對滯留的理由不服,會向註冊的船級社反應,外國的船級社會聯絡中國船級社,船東甚至會找驗船師第一時間飛過來,就你滯留貨輪的理由進行核實。
你必須有理有據,要讓人家心服口服。
而我們的安檢員由於學歷等原因,真正精通國際公約的並不多。
總之,這是涉外執法,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湯局頭一次遇到外籍船員有可能持假證書的情況,摸著下巴問:“鹹魚,你見過那幾個船員?”
“見過,不然我也不會懷疑他們是假船員。”
“能核實嗎?”
“想核實他們的證書真假,最權威的辦法只有透過我們中國的船級社聯絡發證機構。”
聯絡國外的發證機構核實,想想就知道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