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陳子坤想回來!(第1/3頁)
章節報錯
今年上級對環保是真重視,已經發生了好幾起非常有影響力環保事件。
比如相關部門在圓明園的河道里鋪防滲透的薄膜,被環保人士看到並曝光了,引發了一場沸沸揚揚的“圓明園鋪膜”爭議。又比如肅甘徽縣兒童血鉛超標、南湖陽嶽砷汙染和西川瀘洲柴油洩漏瞞報等等,三天兩頭上電視。
上級重視,濱江不能不當回事。
韓渝的彙報像是最後一根稻草,讓市委市政府下定了整頓環境汙染的決心,聲勢浩大的環境汙染整治行動由此拉開了帷幕。
陳書記親自來江邊調研,站在鏡頭前指著排汙口聲色俱厲地要求嚴厲查處!王市長親自掛帥,兼任環境汙染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幾個區縣也隨之成立領導小組,組織環保、工商、公安等部門對轄區內的企業展開大檢查、大整治。
可能動靜搞的比較大,正在進行的整治行動大前天剛上過省電視臺的新聞,昨天居然還上了中央臺的新聞聯播!
陳書記在新聞裡出鏡了,擲地有聲地說:“我們不可能用停止發展的方式消極地保護環境,但我們也絕不寬容汙染!”
但作為濱江市環境汙染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韓渝發現大檢查、大整治行動雖然聲勢浩大,但重點好像只放在長江沿線,不挨著長江的幾個區縣雷聲大、雨點小。
但不管怎麼說,岸線企業有一個算一個全被責令整改了,公然往江裡排汙的幾個單位被處罰了,昨天搭乘海事局的海巡艇去江上轉了一圈,之前的那些排汙口一個都看不見了!
之前還有些擔心大哥不理解,不願意關停白龍港的那個渣土碼頭。結果學姐給他打完電話,他就拍著胸脯保證關停,並且說關停就關停了。
直到給小魚打電話,才知道大哥有“高人”指點,並且政治敏感性很強,這兩年每天都跟老錢一樣看新聞的。他早就發現風向不對,而且早有準備。
江邊的小碼頭關停了,滸濱河邊一個閒置兩三年的砂石碼頭被再次啟用。
那個砂石碼頭距張二小的龍港米業不遠,曾為陵海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雖然離長江很近,但不屬於長江岸線,長江水保局管不到,陵海環保局無權管。
陵海交通局和陵海水利局倒是有權管,但從這個碼頭裝卸的土方都是用於陵海交通和水利建設的,甚至連名稱都叫陵海交通路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區碼頭,人家自然不會多這個事。
韓渝被搞得啼笑皆非,忍不住撥通了韓申的電話:“大哥,滸濱河雖然不是長江,但屬於長江流域,你們這是打擦邊球啊。”
“誰說打擦邊球的?孫總說的很清楚,我們是合法經營。而且,把裝卸點從白龍港搬到開發區,增加了不少成本。”
“增加了過閘費。”
“不只是要多交過閘費,也增加了幾十公里航程。”韓申其實是很不情願的,這麼做完全是為了支援弟弟和弟妹的工作,他想想又嘀咕道:“三兒,做渣土生意的又不光我們,東啟也有人做,人家的小碼頭照樣在裝卸。”
有時候總說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具體到韓家卻反過來了,人家能幹的韓家人卻不能幹,比如經營江邊的小碼頭。
韓渝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兒,苦笑道:“哥,不好意思,讓你委屈了。”
“自個兒家人說這些做什麼,爸說得對,沒有你和檸檸我也做不成這生意。人家不支援你們的工作,我們要帶頭支援。”
“謝謝啊。”
“不說這些了,你星期天回不回白龍港?”
“這幾天有點忙,估計回不去。”
“行,你忙你的。”
……
剛結束通話電話,董政委和丁曙光敲門走了進來。
齊局出去參加培訓了,等培訓結束估計就要調回漢武。董政委很快也要退居二線,上級雖然沒明說,但種種跡象表明只會空降一個人來擔任副局長,未來的新政委應該是從班子成員中產生,丁曙光的希望最大。
“韓局,港務局的楊局剛才又給我打電話了,置換是大勢所趨,水上分局下個月就搬,我早上問過馬金濤,馬金濤說辦公樓的補償是市局那邊跟港務局談的,但家屬區的補償是跟個人談的,早就談好了,補償協議都簽了。”
此港務局非彼港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