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一槍擊斷!(第1/2頁)
章節報錯
海事局原來的交管大樓兩個月前用爆破的方式拆掉了,現在的交管中心設在距琅山不遠的海事執法基地。
事實上不只是交管中心,海事局的其他處室也全擠在這兒辦公,要等高大氣派的新辦公樓建好才能搬回去。這一等至少要三年,因為新大樓還沒破土動工。
市陳書記顧不上參觀海事局艱苦的辦公環境,站在交管中心的一排大螢幕前,緊鎖著眉頭看著實時監控畫面問:「旭峰同志,從發現險情到現在近四十五分鐘,這四十五分鐘你們到底做過什麼,怎麼還不採取行動?」
「陳書記,我們採取了行動。」
楚旭峰一邊腹誹著不懂就不要瞎指揮,一邊不卑不亢地彙報道:「事有輕重緩急,現在是江上通航最繁忙的時候,每小時航經事發水域的大小船舶超過三百艘,在事發水域三公里範圍內錨泊和靠泊作業的船舶約一百六十艘,我們首先要考慮航經事發水域以及在事發水域附近錨泊靠泊作業的大小船舶安全。」
為了建長江大橋,前後五任市書記和五任市長几乎跑斷了腿,從省裡一路跑到中央。三天兩頭去拜訪相關部委,甚至想方設法找關係、走後門求見中Y領導。
不誇張地說,長江大橋建設是濱江的頭等大事。
跑立項和各種審批不容易,建設施工更不容易。
在許多等得有些失望的群眾看來,長江大橋建設這幾年是乾乾停停,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通車。事實上正在建設的是世界級難度的工程,這幾年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的工程師們不知道攻克了多少技術難題。
南北橋塔好不容易封頂,南北主橋有望在明年底合攏,在這個關鍵時刻絕不能出事!
陳書記越想越擔心,冷冷地問:「你就不擔心失控船撞上橋墩?」
「陳書記,失控船距大橋施工水域還有一段距離,並且大橋那邊我們有預案。」
「什麼預案?」
「施工水域有兩艘工程船,兩艘工程船上都有三十多米長的吊臂,且不說我們不會讓失控船飄到大橋施工水域,即使飄到了那兒,我們也能出動工程船用吊臂去推。」
「萬一推不走呢?」
「陳書記,向檸同志在現場指揮。真要是出現您說的這種情況,她會堅決、果斷地命令工程船去撞,即使撞沉也要確保橋墩安全。」
楚旭峰話音剛落,隨行的市委政法書記兼公安局長孟慶泉就不解地問:「楚局,既然你們能徵調工程船,為什麼不命令工程船過來控制住失控船?」
又來了一個不懂行的……
楚旭峰抬起胳膊指指左邊的一面監控顯示屏,解釋道:「孟書記,這兩艘工程船可以說是國內最先進的,造價不菲。如果徵調工程船來控制失控船,肯定會對工程船造成損壞,並且像這種情況下造成經濟損失保險公司是不賠的。」
海事局楊副局長不失時機地補充了一句:「而且,把工程船調過來一樣需要時間。」
剛才擔心大橋橋墩不能出事,不夠冷靜。
現在可以確定大橋橋墩的安全基本不用擔心,陳書記很快冷靜下來,看著大螢幕問:「旭峰同志,那幾條拖輪在做什麼,總圍著失控船兜圈,怎麼不靠上去採取措施?」
「生碰硬靠很危險,就這麼靠上去會對船體造成損傷,甚至可能會被失控船撞沉。」
「失控船馬上進入濱江港水域!」
楚旭峰看了看監控屏上的時間,解釋道:「想控制住失控船不難,難的是怎麼確保兩條失控船上的船員安全。拖拽駁船的纜繩隨時可能繃斷,一旦繃斷會把甲板上的船員抽成兩截,並且兩條船會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突然改變航向……」
生
怕陳書記和孟書記聽不明白,楚旭峰走過去拿來兩支筆,現場演示起有可能發生的情況。
原來水上的交警在處置險情時要考慮的真比岸上的交警多。
人命關天,首先要考慮人員安全。
只要是船舶造價都不會便宜,一艘動輒幾百乃至上千萬,在確保人員安全的情況也要考慮船舶安全。
此外,還要考慮航道安全。
一旦讓船沉了,會造成航道堵塞,影響黃金水道的通航。
陳書記搞清楚來龍去脈,問道:「鹹魚打算用槍打斷纜繩?」
那麼細的纜繩,而且在江上,有那麼容易打斷嗎?
楚旭峰一樣覺得有點異想天開,但除此之外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硬著頭皮道:「擊斷纜繩只是第一步。陳書記,孟書記,請看這邊,韓渝同志和我們海巡一大隊大隊長王興發同志不是在繞著兩條失控船兜圈,而是在根據水流和失控船的飄浮方向、姿態,尋找最佳的擊斷纜繩的時機。」
陳書記沉吟道:「要確保把兩條失控船分開之後,兩條失控船不會往岸上撞?」
「是的,拖輪隊在做準備,長航公安的水上突擊隊也在做準備。」
「什麼水上突擊隊,他們要做什麼準備?」
前線的同志十分鐘前彙報過救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