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完事故調查,自然是要返回的。

學校希望在外地的同學暫時別回學校,考慮到已是六月初,即使回去也上不了幾天課,韓渝乾脆給齊局打了個電話,搞清楚濱江的疫情防控政策,就背上行囊回老家,提前給自己放暑假。

過完春節出門的,一出去就是三個多月。

看似天天在外面,可這三個多月主要忙於開會、隔離和事故調查,看似天天在外面,但事實上過得很封閉,連電視新聞都沒什麼時間看,回到濱江才真正感受到非典的厲害,也才真正感受到非典帶來的變化有多大。

濱江市人民政府頒佈施行了交通口岸防治非典工作程式,購置了大量的紅外線測溫儀,在進出濱江的大小道路和濱江港、濱江機場等口岸設定了具備衛生檢疫功能的卡口!

每個卡口都設有發熱病人留驗室,為完善衛生檢疫站功能,提高了卡口的自我免疫力。平均每天配置兩百多名醫務人員、四百名公安幹警和一百名稽徵員、水務工作人員,分三班晝夜24小時不間斷地對市區水陸通道的往返人員實行健康檢測和健康登記。

像他這樣有疫區進出史的人員,要遵守上報隨訪制度,要進行兩週的醫學觀察。

不過他既不發燒也不咳嗽,並且有疫區進出史是在兩個月之前,無需去市裡指定的兩個醫學留觀點隔離,而是回家自我監測。回家之後不能亂跑,每天給街道防控辦打電話報告兩次體溫。

韓渝不是一個喜歡湊熱鬧的人,但一樣害怕寂寞。

一個人呆在家裡沒意思,在齊局的協調下把“防控關係”轉移到長江大橋工程指揮部,直奔營船港住在公安躉船上,開始了兩週的自我健康監測,說是每天向工程指揮部的防控辦報告兩次體溫,事實上是向學姐報告!

回來的早,不如回來的巧。

6月3日,長江大橋建設專案全面開工。

省W李書記再次趕到營船港,出席全面開工儀式。

省委省政府對姑濱長江大橋建設是真重視,前幾天刮颱風,李書記都親自打電話問大橋工地有沒有受影響。

儀式舉行的很隆重,彩旗招展、鞭炮齊鳴,可惜韓渝正現在處於自我健康監測階段,不能上岸湊熱鬧,只能在躉船上看。

全面開工儀式一結束,幾十艘工程船就開到江上施工。

從施工方案上看,主墩基礎由131根長約120米、直徑2.5米至2.8米的群樁組成,承臺長114米、寬48米,面積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並且是在40米水深以下厚達300米的軟土地基上施工,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入土最深的群樁基礎。

剛全面開工建設的大橋要面對抗風、抗震、防船撞、防沖刷等技術考驗,需要攻克超大群樁基礎設計與施工等關鍵技術難題。據說有六十多位兩院院士、兩百多位各界專家參與了大橋科研設計工作,要開展一百多項科研專題攻關。

學姐不用參與科研攻關,但要確保水上施工和施工水域的通航安全,不是在公安躉船上透過電臺指揮排程,就是乘海巡48或長江公安110去江上巡邏執法。

做人要自覺,正在自我健康檢測的人不能跟老朋友老同事過多接觸。

韓渝在學姐的宿舍裡自學了一上午,放下書本,再次研究起王局昨天讓羅文江帶來的小靈通。

小靈通看著像手機,幾乎具備手機的所有功能,但號碼看著有點像固定電話的,話費比較便宜,只能在省內使用,去了東海就沒訊號。

而且,王局讓羅文江帶來的這部小靈通,跟市面上的小靈通還不太一樣,據說是電信公司給濱江市公安局專門定製的,公安內部通話和發簡訊的資費比市面上的小靈通更便宜,遇到什麼突發事件或有什麼重要行動,市局可以給配發小靈通的民警群發簡訊。

總之,在省內撥打電話,無論是不是長途,都不需要民警支付話費,幾乎可以取代對講機。

不花錢的電話不打白不打。

閒著也是閒著,韓渝一手拿著原來的手機翻看電話簿,一手用小靈通挨個兒撥打,告訴親朋好友自己的小靈通號碼。

沒想到剛打了三個電話,許明遠就打了過來。

“鹹魚,你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