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海巡49再次從連興港啟航。

由於啟航前上級派來了兩位不速之客,再加上馮青山和錢世民等江南省軍區預備役海防團的八個官兵,海巡49上由之前的二十一人,變成了現在的三十一人。

船上的空間小,淡水和食物補給是有限的。一下子多出十張嘴,續航時間可能要縮短兩天。但東海海事局的海巡21經過半年巡航已形成戰鬥力,並且海巡21的噸位比海巡49大,續航時間長,能攜帶的補給多。

總之,雖然多了十來個人,但對接下來要執行的任務不會造成多大影響。

馮青山、錢世民和夏老師等預任官兵不是船員就是潛水員,甚至是經驗豐富的船長,只不過這兩年出海的機會不多。

他們的到來,非常受海巡49全體船員歡迎,因為他們接下來要參與值班,有人幫著幹活這種好事去哪兒找。

相比之下,兩位之前從未見過的“同行”卻不是很受歡迎。

一位姓儲,叫儲定平,今年四十出頭。

一位姓邱,叫邱廣強,比較年輕,看著跟韓渝差不多大。

二人雖然身穿海事制服,甚至有船員證,但一看就知道沒出過海,從啟航到沉船海域的這一路上,吐的昏天暗地,吳海利不得不安排兩個船員照顧他們,清理他們的嘔吐物。

船員證是新的,工作證也是,再加上暈船暈成這樣,韓渝幾乎可以斷定他們不是船員,甚至不是海事工作人員。

至於他們是來做什麼的,包括韓渝在內的所有人都猜出了個大概。只是考慮到保密紀律,不該問的不能問,都裝作不知道。

第一階段的監督打撈任務,由海巡21和海巡49同時執行。

主要是考慮到日本方面來了一艘打撈船和一艘海上保安廳的執法船,並且噸位都比中方海事船大,如果跟之前一樣只來一艘,我們這邊的海上力量就顯得太過單薄。

韓渝按計劃指揮海巡49繞著日本打撈船兜了一圈,航行到打撈船左舷一海里處警戒守護,透過雷達觀測附近海域有沒有漁船,有的話要提醒漁船避讓。

事實上東海海事局和東海區漁政局早在三天前就釋出附近水域要進行打撈作業,要求航經船舶加強瞭望、注意避讓的公告。但為了確保航行安全,尤其要確保各類船舶夜航時的安全,依然要警戒守護。

風浪沒早上那麼大,日方的打撈人員正在打撈船甲板上緊張的忙碌。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千噸執法船拉響汽笛,正往東南方向航行。

考慮到小日本不管做什麼事確實很嚴謹,至少他們對待海上打撈工作的認真精神值得學習,韓渝權衡了一番,說道:“小澤先生,海巡21上有浮標,你方先確定打撈作業水域範圍,我向我的上司彙報,由我方根據你方打撈作業的需要,給你方設定海上警示浮標。”

“謝謝副局長閣下,但能否快一點,我們要儘可能利用打撈的視窗期。”

“放心,不會讓你方久等的。”

韓渝一刻不敢耽誤,當即調整通話頻率,向正在日本打撈船另一側的海巡21彙報。

帶隊監督日方打撈的東海海事局領導搞清楚情況,認為韓渝的堅持非常有道理,當即聯絡日方負責人,確定要標記的海域範圍,隨即組織船員給日方設定警示浮標。

都知道那條“不審船”沉在海底,具體沉在哪兒卻不知道。

海巡21忙碌了三個小時,在作業水域設定好浮標,一架貝爾直升機從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執法船上起飛,在沉船海域上空一圈又一圈的盤旋。日本打撈船也放下了一個跟小潛艇似的潛水器,下海尋找沉船。

又是直升機,又是潛水器的,看得眾人目瞪口呆。

小錢舉著攝像機,喃喃地說:“韓局,他們不只是船大,裝備也比我們先進。”

“別羨慕了,好好拍,這些裝備我們早晚也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