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跟98年不一樣!(第1/2頁)
章節報錯
邕江有兩副面孔,不發洪水時是西廣首府寧南市的母親河,是寧南人民的飲用水源、黃金水道和重要活動場所。可一旦發洪水,它就變成了摧毀家園的兇獸!
陵海預備役營的搶險車隊是在嚮導帶領和交警護送下一路涉水過來的,放眼望去,市區都變成了一片澤國!
來不及往邕江排的雨水,導致城市嚴重內澇。
地勢高一點的地方是齊腰深的水,地勢低的只看見屋頂上的瓦了。隨處可見漂浮的鍋碗瓢盆,孩子們無憂無慮,站在竹排上看熱鬧。
這裡的災情跟98年的荊州完全不同,陵海預備役營能發揮的作用並不大。
雖然有大型工程機械,可挖掘機和裝載機很難轉運到險工險段施工。
事實上邕江全線告急,處處是險工險段。洪水在不到兩天內暴漲十幾米,全靠三十多萬軍民緊急用沙袋搶築的“白色長城”抵擋。單薄的子堤跟紙糊的差不多,大型施工機械開不上去,就算能開上去也放不開手腳施工,不然非但幫不上忙反而會導致子堤潰決。
市防指和401軍首長研究決定,讓陵海預備役營發揮裝備優勢,在地勢較高處用挖掘機、裝載機和專業的自動沙袋灌裝機取土灌裝沙袋,再用底盤高、載重量大的十六輛大型自卸車和兩輛鉸鏈式重卡把沙袋運送到最危險的堤段。
土石方施工,這對陵海路橋公司而言就是日常施工。
趕到取土點不到一個小時,兩個巨大的沙袋灌裝車間就已經搭建好了,兩臺裝載機把兩臺大挖機剛才挖的土,一斗接著一斗往自動灌裝機的料斗裡送。
一個個縫好口的沙袋,被官兵們扔上皮帶輸送機,源源不斷地往自卸車上輸送。
雨還在嘩啦啦的下。
做了近兩年營長不再是“施工小白”的楊建波,冒著雨跟匆匆趕到的121師賀副師長說:“首長,取土點這邊需要人輔助施工!”
不就是幫著灌裝沙袋,幫著裝車嘛。
賀副師長擦了一把臉上雨水,大聲問:“需要多少人?”
“至少需要100個官兵,我們從現在開始會24小時不停灌裝,裝運沙袋很累的,一車就是20噸,輔助施工的官兵需要三班倒,輪流休息。”
“我給你調一個連過來!”
“謝謝首長。”
“還需要什麼?”
“需要彩鋼瓦。”楊建波轉身指指灌裝區,解釋道:“我們的灌裝裝置雖然是防水的,電器開關也全是防水的,但經不住這麼淋。如果不抓緊時間搭兩個工棚,電線會漏電,電器開關會短路,不但是安全隱患,也會影響沙袋灌裝!”
孫有義補充道:“首長,我們自帶了鋼管扣件,我們可以自己搭架子,現在就缺頂棚。”
“沒問題。”賀副師長立馬回過頭,命令道:“丁參謀,立即聯絡防指,請防指領導抓緊時間幫著解決。”
“是!”
“建波同志,繼續。”
“再就是需要嚮導,我們土方運輸分隊的駕駛員不熟悉寧南的道路,現在根本看不見路,我們又都是大車,就這麼把滿載沙袋的自卸車開出去,別說找不到地方,就算能找到卻因為不熟悉路況開溝裡去怎麼辦?”
“我們對寧南市區也不熟,我給區領導打電話。”
……
部隊已經展開了。
老王同志冒雨在取土點轉了一圈,發現自己能做的並不多。
且不說冒著雨沒法兒讓老陳寫牌子,就算能寫除了這個位於犄角旮旯的取土點也沒地方插!
陵海預備役營是來搶險的,千里迢迢趕到這兒卻變成了給人家挖土、灌沙袋和運沙袋的,這兒的情況跟當年在北湖完全不一樣,連搶險施工資料都沒法兒做。
老王同志興沖沖趕過來,結果發現沒用武之地,別提多鬱悶,穿著雨衣站在泥濘不堪的工地上,咆哮道:“老曹,曹隊長,我給你們的紅旗呢?”
“在車上。”
“放車上做什麼,趕緊給我插上,把中國陵海和陵海路橋的紅旗都插上!”
“王書記,外面正在下雨,雨下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