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深夜集結(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98年去北湖抗洪時,陵海預備役營是水陸並進,許多裝備和物資可以裝船。這次水上部隊參加不了行動,所以裝備物資只能裝車。
車輛太多,營區裡停不下,只能停在營區外的馬路上,長長的車隊在夜色下宛如一條巨龍。
濱江市W陳書記到了。
韓渝、馮青山和楊建波正忙著做出徵前的準備,抽不出身接待,秦副市長、王司令員、錢書記和沈凡陪著陳書記一輛車接著一輛車參觀,介紹陵海預備役營的情況。
“老秦,這是什麼機械?”
“這是抗洪用的砂袋自動灌裝機,只要有電、有土方,一個小時能灌裝上千個砂袋。”
這可是難得的彙報成績的機會,錢書記眉飛色舞地說:“這套自動化灌裝裝置是陵海預備役營自行設計的,原型機是陵海預備役營自主製造的,並且在98年抗洪搶險中經過了實戰檢驗,獲得過全軍科技進步三等獎。”
“還有原型機?”
“有啊,原型機參加過實戰,正在營區的榮譽室裡。”
“那這一臺呢?”陳書記好奇地問。
錢書記得意地彙報道:“這一臺是我們陵海陵達機械廠引進陵海預備役營的技術生產的,從投產到現在也就一年半,裝置暢銷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已經生產銷售兩百多臺,化肥廠、水泥廠,只要是需要編織袋包裝的廠家都需要!”
“這就是軍轉民啊!”
“軍工企業生產民用產品叫軍轉民,我們陵海預備役營不是軍工企業,所以我們叫軍民融合。”
“軍民融合,這麼表述確實比較合適。”
陳書記滿意的點點頭,心想這個預備役營確實搞得不錯。
王司令員則半開玩笑地問:“錢書記,廠家引進陵海預備役營的技術,甚至用這個技術獲得過全軍科技進步三等獎打廣告,讓客戶知道他們企業跟部隊有合作,裝置質量肯定沒問題,那他們是不是應該給陵海預備役營,尤其是給研發這套裝置的官兵技術轉讓費?”
“人家給了,給了二十萬。”
“可以啊,技術能轉化為效益,這不是一件容易事。”
“陳書記,這兩臺從日本進口的挖掘機都是我們陵海路橋公司的施工裝置,也都參加過98抗洪。”
“這是功勳挖掘機!”
“要說功勳裝備,那我們這兒就多了。陳書記,您看,這個用集裝箱改裝的活動房一樣參加過98抗洪,還有那輛車上的裝載機……”
錢書記正忙著顯擺,一輛吉普車疾馳而來。
這邊全是領導,萬一撞了領導怎麼辦?
交警嚇了一跳,趕緊跑到路中央打手勢。
王司令員回頭一看,發現竟是一輛軍車,連忙道:“陳書記,我去看看怎麼回事。”
“行,你忙你的。”
前面都是參加過98抗洪的拖拉機司機,人家也全是個體運輸戶。拖拉機早被淘汰了,現在都換成了自卸車,並組建了全濱江規模最大、車輛最好的一支土石方運輸隊伍。
陳書記覺得有必要跟老曹等個體運輸戶打個招呼,在錢書記等人陪同下走過了去。
王司令員走到開不進營區,只能停在路邊的軍車前。
正想看看車牌照,想知道來的是誰,沒想到一個熟悉的小夥子推門下車,一見著他就激動的舉手敬禮。
“王司令好!”
“鼕鼕,你怎麼來了?”
“我放假了。”
“這是哪個單位的車?”
“東海基地的,東海基地首長讓柳班長開車送我回來的。”
一聽到陵海預備役營要去西廣抗洪搶險的訊息就火急火燎往老家趕,沒想到真趕上了,大部隊並沒有出發。
鼕鼕激動的無以復加,一臉不好意思地笑道:“我放假了在家沒事幹,我媽說我舅在吳淞執行安保任務,就坐長航東海分局的通勤車去吳淞找我舅。到了吳淞,我媽的同事說我舅去了東海基地,我就給馮爺爺打電話。
馮爺爺跟東海基地首長熟,東海基地首長接到馮爺爺的電話,就親自給我回電話,說我舅回來了,要帶隊去西廣抗洪搶險,問我想不想去。我說當然想啊,首長就安排車送我回來了。”
這小子上次跟他舅舅去北湖抗洪搶險,不但立了個人三等功,還火線入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