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完工作,參加兩個單位的聚餐。

都是老朋友,大傢伙紛紛敬酒,祝賀韓向檸做上副市長。

人家掛職要麼帶資金去掛職單位,要麼帶專案,韓向檸什麼都沒有,又不能幹不出點成績,只能借這個機會開起諸葛亮會議,請來自海事局、海關和母校等單位的老朋友幫著支招。

“向檸,都說在東海發展的陵海人多,其實東海的長州人也不少。我妹夫在東海工作,他們廠的領導就是長州人。”

“王老師,你妹夫在東海的哪個單位工作?”

“在東海的一個化工廠上班,他們廠剛搞完股份制改革,政府又讓他們搬遷。他前幾天還給我打過電話,說他們廠可能要搬到外地,他不想去外地工作,正為這事頭疼呢。”

“好好的企業為什麼要搬?”韓渝不解地問。

王紅兵老師放下啤酒,解釋道:“他們離市區太近,只要是化工廠都有味道,政府想開發他們廠那一片,如果不讓他們搬走,開發的房子沒人買。”

韓向檸樂了,抬頭笑道:“可以搬到我們大橋產業園,我們產業園在江邊,等大橋建好交通發達,而且沒人會嫌化工企業味道大,我們甚至可以給他們優惠政策。”

“我回頭幫你問問。”

“行,拜託王老師了。”

大傢伙你一言我一語,都在幫她支招。

吃飽喝足回家的路上,韓渝忍不住問:“檸檸,你真打算引進化工廠?”

“引進化工廠怎麼了,只要能把經濟搞上去,只要把化工汙水處理好不直接往江裡排,不會給長江造成汙染,有多少我引進多少!”

“我以為你打算引進船舶修造企業和船機配件生產企業呢。”

“我也想啊,可陵海走在長州前面,陵海的船舶修造和船機配件行業已經成了氣候,就算給人家優惠政策人家也不願意來,畢竟做生意講究扎堆。”

韓向檸緊摟著他的腰,想想又問道:“三兒,你有沒有路子,你要是有路子,也要幫我想想辦法。”

韓渝不假思索地說:“我認識誰,我能有什麼路子?”

“回頭幫我問問中遠、中海,有沒有什麼新專案。”

“讓我問,你還不如直接給馮局打電話呢。”

“這倒是,我明天就聯絡馮局。”

……

與此同時,朱大姐跟秦副市長一起坐在客廳裡,正一邊看電視一邊聊韓向檸。

“向檸是有能力,但沒地方工作經驗,在地方上也沒什麼人脈。剛到任就讓她兼什麼大橋產業園工W書記,是不是太兒戲?”

“她的主要工作還是配合長江大橋建設,讓她負責大橋產業園只是順帶的。”

秦副市長很清楚長州的黨政一把手是怎麼考慮的,想想又笑道:“那個大橋產業園跟沈凡那會的陵海開發區不一樣,水、電和道路不是沒解決,而是都沒規劃好,就算安排一個地方工作經驗豐富的同志去負責,一樣很難開啟局面。”

“沒規劃好!”

“不是不想規劃,而是現階段沒法兒規劃。”

秦副市長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水,耐心地解釋道:“長江大橋的建設圖紙正在設計,設計好之後要接受各種評審,連線長江大橋的高速公路和通往市區的公路規劃設計同樣如此。

這麼說吧,那一塊將來會成為濱江公路交通的重要樞紐,在大橋和連線大橋的幾條主要道路規劃出來之前,長州的那個什麼大橋產業園只能在大橋樞紐邊緣發展,也就是說只能在沿江公路邊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