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領導調研(三)(第1/3頁)
章節報錯
韓渝把梨子送到艇上,搭乘陵海港的皮卡趕到營區,見陵海預備役營的“專職預備役戰士”王鐵軍和嚴華棟在大門口站崗,這才意識到上級早就安排好了,根本無需他這個前營長來打前站。
之所以說王鐵軍和嚴華棟是專職的,那是因為他倆都在營區工作。
一個是丁所接管三河烈士陵園時招聘的退伍兵,一個是民政局安置到水利局物資儲備中心的退役武警。一個跟老丁一起看烈士陵園,一個跟劉德貴一起看防汛儲備物資倉庫,他倆的預備役跟劉德貴一樣能一直服到退休!
他們平時不用站崗,只有上級來檢查工作時才站崗,並且只要穿制服扎武裝帶。
今天比平時誇張,軍裝熨燙的筆挺,一人抱著一杆95式自動步槍!
大多現役部隊直至今日仍在用八一槓,只有駐港部隊、駐澳部隊和一些王牌部隊裝備95式,韓渝覺得很不可思議,禁不住笑問道:“鐵軍,槍不錯啊,裝備了幾桿?”
“一杆都沒裝備,我們營就沒裝備槍支彈藥!
“那這杆槍哪兒來的?”
“營長去軍分割槽借的,明天一早要還回去。”
軍分割槽現役官兵少,確實給警衛排裝備了95式。
韓渝反應過來,好奇地問:“有子彈嗎?”
嚴華棟笑道:“沒有,彈匣是空的。
“形式主義!”
“韓書記,你跟我們說這些沒用,楊部長和營長都在裡面,你進去跟楊部長說。”
“裡面還有誰?”
“長航系統和路橋公司的幹部戰士能來的都來了。”王鐵軍想想又笑道:“葛調也來了,正在營部跟楊部長一起喝茶。”
“行,我先進去了。”
韓渝拍拍王鐵軍的胳膊,大步流星走進營區。
陵海預備役營今非昔比,原來的幾排平房早推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中間是玻璃幕牆,兩側是塑鋼門窗的大樓。
玻璃幕牆上懸掛著一個巨大的“八一”軍徽,軍徽下的門廳跟外面的大門一樣氣派,轎車能一直開到門廳前,遇上颳風下雨,領導下車不會被雨淋著。
正如王鐵軍和嚴華東所說,吳海利、胡根華和小魚等交通系統的預任官兵能來的全來了,並且全換上了制服,佩戴著預備役軍銜。
營長楊建波和教導員孫有義站在外面,一個手持對講機問上級領導什麼時候到,一個頻頻看手機上的時間,隨時準備召集眾人整隊。
韓渝跟老戰友們打個招呼,走進寬敞明亮的大廳,來到大廳左側的辦公室,陵海武裝部的楊部長果然在陪老葛喝茶聊天。
“葛叔,楊部長,你們什麼時候到的?”
“我上午就來了,楊部長是剛到。”
“你上午就來了!”
“楊部長親自打電話,還安排車去接,我能不來敢不來嗎?”老葛放下茶杯笑道。
楊部長雖然是市委常委,但沒什麼“實權”,在陵海的實際地位可能真不如老葛這個曾經的交通局長、即將退休的副調研員。
見老葛開起玩笑,楊部長連忙道:“鹹魚,別信葛調的,我只是奉命行事。誰讓你是營裡的高階專家,誰讓你認識交通部領導呢!
“葛叔,你認識袁部長?”
“也談不上認識,只是見過一次。
老葛掏出香菸,得意地說:“前年去首都參加全國抗洪總結表彰大會,我是交通系統的抗洪模範,到了首都是交通部安排的食宿,也是交通部辦公廳組織我們幾個去人民大會堂參會的。開完會部裡擺慶功酒,袁部長等部領導請我們幾個吃過飯,喝過酒。”
如果沒記錯,交通部的抗洪模範沒幾個,可能一桌都坐不滿。
部領導請他們吃飯,給他們敬酒很正常。不像解放軍代表團那麼多人,首長們只能一桌接著一桌象徵性敬一下。
韓渝反應過來,好奇地問:“既然認識袁部長,陸書記和錢書記怎麼沒請你去三河大酒店陪袁部長吃飯?”
“請了,錢書記和沈市長都給我打過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