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長餘船舶修造廠。

露天廠區火花四濺、煙塵瀰漫、噪聲轟鳴。

水上緝私科暫時沒別的工作,韓渝也不太放心別人改裝自己的緝私艇,這幾天一大早就趕到船廠,跟工人們一起幹,一天下來,口罩黑黢、衣服花斑、雙手油膩。

改裝專案不多,但工程量卻不小。

之前設計時船舶設計專家借鑑國外經驗,充分考慮艇員在海上航行時的舒適性,並且海關總署提出的續航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油倉、淡水倉和儲存食物的艙室空間不大。

實踐證明只能續航7天是遠遠不夠的,825艇在海上的自持力不能低於半個月。所以要在不影響船體結構和平衡的前提下,增加兩個油艙和兩個淡水倉。這就意味著要對甲板下艙室動“大手術”!

該切割的艙壁鋼板要切割掉,要把能用上的空間全用上。

王總聽說韓渝又來了,並且在艇上幹了一天,立馬換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來到艇上。

“韓書記,你怎麼親自動手?”

“什麼親不親自的,說的我像是大領導。”

“廠裡又不是沒工人,用不著你親自上陣。”

“閒著也是閒著,再說自己焊的自己放心。”

艙裡空氣不好,韓渝不想讓王總呆在裡面,摘下電焊面罩,放下焊槍,把剩下的活交給船廠的兩個電焊工,跟王總一起爬上後甲板透透氣。

“韓書記,郭維濤和小龔呢,怎麼就你一個人?”王總環顧著四周問。

“郭維濤家裡有事,小龔跟小魚去濱江了,說是去買什麼東西,我那會兒在岸上下料,噪聲大沒聽清他們究竟去買什麼。”

韓渝笑了笑,摘下口罩,開啟軍用水壺喝了一大口水。

王總好奇地問:“江艇長他們呢?”

“放假了,他們老家都在外地,正好借這個機會讓他們回老家看看。等825艇改裝好就要執行水上緝私任務,他們到時候想回去都沒機會。”

“有你這麼體恤下屬的領導,他們真幸運。”

“王總,我沒你說的那麼好,我只是將心比心。”

“那協助你們執勤的武警呢?”

“他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兒需要往哪兒搬,被監管科調到濱江港口7號碼頭貨倉執勤了。”

王總很懷念去年跟韓渝一起去北湖抗洪搶險的日子,笑道:“韓書記,等會兒一起吃飯。”

“不了,等小錢他們焊好,等小龔從濱江買到東西回來,我就回市區。我答應孩子了,晚上要回家。”

“吃完飯再回去,我們去老兵快餐。”

去“老兵快餐”!

韓渝也有點想老戰友了,權衡了一下笑道:“行,去吃個快餐,順便去看看丁叔和劉叔。”

緝私艇不是普通民船,就算在小船塢裡也要有人留守。

小龔不回來,二人走不了。

韓渝先上岸給丈母孃打了個電話,說好晚上不回去吃晚飯,然後去船廠的浴室洗澡換衣裳。

指甲縫裡都是油漬,怎麼洗都洗不乾淨。

韓渝不想讓王總等乾脆不再洗了,穿上乾淨衣裳來到總經理辦公室,一邊跟王總喝茶聊天,一邊等小龔回來。

王總對長江大橋建設工程很感興趣,不解地問:“韓書記,你家韓處都已經上任了。前幾天遇到丁所,丁所說韓處就是因為要建長江大橋才調到長州海事處的,她走馬上任都快二十天了,怎麼沒見破土動工,好像也沒搞奠基儀式。”

濱江的南三縣與東海、姑州等江對岸城市的經濟交流多,很多群眾在江對岸甚至有親戚。

現在個個關心大橋建設,期待大橋能夠早點建成通車。

王總的妹妹就嫁在對岸的熟州,他關心很正常。

韓渝不想打擊他,可作為陵海預備役營的老戰友又不能不說實話,只能苦笑道:“建大橋哪有這麼簡單,剛開始我一樣以為很快就會動工,直到前幾天去‘大橋辦’開會才知道,市裡說的批下來了,只是國家計委批准了長江公路大橋的專案建議書。”

王總似懂非懂地問:“是不是相當於在國家計委那兒立項了?”

“我也不懂,只知道國家計委批准了專案建議書,接下來就可以組織設計招標,還要委託有技術實力的單位負責什麼設計諮詢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