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困難的“老單位”(第1/3頁)
章節報錯
上午8點45分,調查繼續進行。
跟昨天一樣,先調查韓國貨輪“揚米”號的船舶和船員證書,然後挨個兒詢問船員。
唯一跟昨天不一樣的是,韓渝這個翻譯真正發揮作用,不斷糾正韓方翻譯轉述的內容。
能聽得出來韓方從東海請的翻譯很專業,但對海運不是很懂,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很正常。
因為翻譯需要時間,調查效率不是很高,一直詢問到深夜11點,韓國貨輪“揚米”號船長才得以作最後陳述。
這個最後陳述很重要,陳述內容將以檔案形式提交給海事局,按國際慣例這份檔案就是韓方提交的海事宣告!
相比中海的船長,韓國船長要淡定的多。
他站起身,捧著早準備好的宣告,不緩不慢的唸了起來。他說的是英語,韓向檸經過大半年的惡補,能聽出個大概。
劉局、老管和老吳等人不懂英語,只能聽韓方聘請的翻譯人員翻譯。
“9月3日,我船裝載2866.46噸甲苯離開韓國駛往中國江音,9月5日上午9點30分駛抵中國長江口引航站。21時到達章家港30號浮錨地,經中國海事允許,拋左錨6節在水。”
“凌晨1點15分,當值班員樸永剛發現前方285度方向有船向我船移動。當值船員多次向來船喊叫“危險”,並鳴鐘示警,但“宇長”輪繼續撞向我船船艏,當時兩船相距不到200米,我船完全沒有時間也沒有條件採取避碰措施。”
“1點25分,“宇長”輪左舷後側撞向我船船艏。當時我船無法進車也無法起錨。1點25分,我進駕駛臺並叫引航員。1時33分,引航員進駕駛臺,備車,多次試圖起錨未果,“宇長”輪逐漸向我船左舷移動。”
“1點45分,我船開始能夠起錨。1點48分,引航員命令左轉,前進二。1點50分,我輪隨“宇長”輪開往第二個錨地。在移泊過程中,我輪失落左錨和一半錨鏈,船艏受損,有大約3.5乘3米的凹陷。”
韓國船長等翻譯完,環視著眾人,理直氣壯地說:“由於“宇長”輪錯誤錨泊並漂移碰撞我船,我船對本次事故不應負責!”
引航員就在外面,剛才給人家作過證。
如果不考慮水上交通規則,只是從樸素的情感出發,韓國貨輪屬於被撞的,在這起事故中確實沒有責任。
“宇長”號二副昨天聲稱多次呼叫“米揚”號,結果“米揚”號沒回應,也沒采取避碰措施,那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首先,章家港交管中心夜裡有人值班,章家港交管聽到了“米揚”號呼叫“宇長”號貨輪。夜裡航經30號浮和在30號浮附近錨泊的船有好幾條,人家的船員在電臺裡也聽到了。
其次,“宇長”號貨輪二副是凌晨1點15分發現走錨移位的,他昨天聲稱“楊米”號往他們船撞去,但事實上是他們的船失控了撞向了人家。並且發現時兩船距離已經很近了,正如韓國船長所說碰撞已無法避免,無論採取什麼措施。
之所以出現你呼叫我,我呼叫你,雙方均沒有回應的情況,純屬語言不通。
“宇長”號是中海旗下的內貿船,一直跑近海航線,二副和值班水手不懂英語,用普通話呼叫韓國貨輪,韓國貨輪的值班船員哪聽得懂。
“揚米”號貨輪值班船員發現“宇長”號走錨移位,正向他們撞去,立即呼叫危險,“宇長”號上的中國船員一樣聽不懂,喊來喊去,全是“雞同鴨講”。
不過從時間節點上看,即使能聽懂也於事無補。因為兩船的值班船員發現危險時,已經來不及採取避碰措施了。
總之,調查情況對“宇長”號極為不利。
唐總緊鎖著眉頭,欲言又止。
劉局看了看韓國船長,再看看唐總,暗歎了口氣。
韓向檸不管那麼多,抬頭用英語問:“船長先生,你們的宣告什麼時候提交?”“現在就可以,這就是我們的宣告。”
“好的,你可以出去了。”“謝謝。”
能看得出來,韓國船長很注重職業的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