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渝想了想又輕嘆道:“其實小杜是想跟郝秋生、孫有義他們一起過年的,結果郝秋生英雄難過美人關,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

陵海市人大這次本來打算讓他參選人大代表的,事實上都已經選了,而且是高票當選的。

可他自個兒不爭氣,非要當陳世美,市人大考慮到影響,臨時取消掉他的人大代表資格。”

“他有沒有回家?”

“沒有,孫有義說現在都找不到他人,只能電話聯絡。”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沒想到他居然是個喜新厭舊的人。”

“他自個兒不學好也就罷了,還連累葛叔。”

“怎麼連累葛叔了?”

“葛叔因為跟師孃結婚和要孩子的事,好多人在背後笑話他。本以為時間可以澹化一切,結果郝秋生又鬧這一出。個個都知道郝秋生是他提拔的幹部,現在個個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在陵海的名聲都快爛大街了。”

老葛風光的時候風光無限,搖身一變為教授級高階工程師,跟大領導稱兄道弟,去人民大會堂參加表彰大會。

倒黴的時候喝涼水都塞牙,居然在短短几個月內變得聲名狼藉。

韓向檸回想起老葛這半年的經歷,不禁笑道:“他躲在琅山,他怕什麼?”

“這倒是,他是什麼人,他什麼大風大浪沒經歷過,大不了不回陵海。”

“張二小呢?”

“張二小牛大了,高票當選陵海市政協常委!陳子坤也是陵海政協委員,投了他一票,今晚讓他請客。章叔、丁所都去了,高校長下午也給我打過電話,喊我們去吃飯,我說沒時間婉拒了。”

張二小絕對是陵海的“五好青年”!

政治覺悟高的驚人,三天兩頭出席各類會議活動,甚至在龍港米業成立了黨支部。

以前去四廠小學總被高老師的同事笑話,現在連四廠小學的校長都要對他以禮相待。

大米生意也是越做越紅火,用供不應求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軍分割槽食堂、濱江預備役團食堂、陵海市委市政府食堂和附近幾個區縣武裝部食堂,陵海開發區管委會、陵海開發區中心、三河小學和四廠小學,全去他那兒採購大米。

濱江各區縣的幾個大超市裡,都有龍港米業的大米銷售。

要不是產能有限,確切地說要優先供應東海市場,他的大米甚至能作為軍供大米,遠銷好幾個集團軍。

他的生意之所以這麼紅火,其實沒怎麼打過廣告,他在抗洪搶險期間甚至都沒刻意拉過業務,主要是因為中央電視臺的一個新聞報道。

在迎戰第六次洪峰時,上級要求參戰官兵全部上堤,並準備了大量的搶險物資。

中央電視臺記者去採訪,發現江面上停了好幾條船,船裡滿載龍港米業的大米,以為上級打算用上千噸大米壘子堤、堵潰口,第二天龍港米業就上了中央臺新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

其實船裡滿載的不是大米,只是用印有“龍港米業”字樣的編織袋裝的沙土。由於沙袋是自動化灌裝的,袋口縫的很工整,袋子外面又很乾淨,導致記者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誤以為是大米。

張二小後來評上全國抗洪模範,“龍港米業”又火了一次!

陵海市領導本打算借這個機會讓陵海路橋也火一回,結果郝秋生不爭氣……

一起去抗洪的兩個人,一個紅得發紫,一個聲名狼藉。

韓向檸暗歎口氣,低聲問:“郝秋生能不能接著做路橋公司經理?”

“做不成了,雖然沒正式免職,但交通局已經明確要求孫有義主持路橋公司的工作。”

“那他以後怎麼辦?”

“誰知道呢。”

小兩口正唏噓不已,韓渝的手機突然響了。

拿起來看了一眼來電顯示,竟是水上分局值班室打來的。

韓渝急忙結束通話,用家裡的固定電話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