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印象深刻(第1/2頁)
章節報錯
下午三點,一輛警車引導三十幾輛客車緩緩行駛到漢武客運碼頭門口。
“一連下車,排隊進候船室,帶上行李,別拉在車上!”
“二連等會兒,等一連進候船室了再下車!”……裝備都已經讓港務局派來的大平板車拉回去了,長航荊州分局專門派了一輛警車護送,再加上軍分割槽和陵海武裝部的軍車隨行,這一路上的安全不用擔心。
水上編隊昨天就啟航了,已於一小時前就航行到了距客運碼頭約兩公里水域。
人員不能乘坐躉船,因為躉船不是客輪,一千多公里航程,乘坐躉船不安全。
何況這次去陵海的不只是陵海預備役營兩百多官兵,還有八百多名去陵海打工的災區群眾。
老葛和王書記為了這一刻整整忙了兩天。先請荊州幾個區縣的領導安排專人把報名去陵海打工的青年送到荊州,再找車跟全營官兵一起來漢武。
參加招工的老家各企業都安排人來了,各企業的代表跟接站似的舉著牌子,站成一排來接各自的員工。
這次招聘的大多是小姑娘小夥子,年紀最小的十六七歲,年齡最大的也不超過三十五週歲。
他們對去陵海打工的生活充滿憧憬,很多人甚至第一次來漢武這樣的大城市,揹著行李一下車就好奇地四處張望。
慧美服飾現在最缺的就是縫紉工!玉珍不但親自來接新員工,甚至把魏大姐也帶來了,魏大姐顧不上跟老葛打招呼,把寫有
“陵海慧美服飾有限公司”的牌子舉得高高的。玉珍一樣顧不上跟小魚打招呼,一手拿著裝有新員工名單的資料夾,一手舉著跟長航漢武分局借的行動式揚聲器,興高采烈地喊道:“應聘慧美服飾的兄弟姐妹請過來,應聘慧美服飾的兄弟姐妹請到這邊來,我們要排下隊、點下名!”長航局領導來了,長航公安局領導也來了。
小魚早就看到了師孃和玉珍,卻因為要遵守軍容風紀不能跑過去,只能老老實實排隊進候船室。
張二小換上了便服,舉著牌子喊道:“龍港米業在這邊,請應聘龍港米業的兄弟姐妹到這邊來,我們也要排下隊、點個名,點完名發飯票,不然上船之後打不到飯!”
“長餘船舶修造廠在這邊,請應聘長餘船舶修造廠的同志到這邊來!”
“我是興盛新材料的人事部經理,應聘興盛新材料的同志來這邊!……三十幾家企業同時接人,現場好不熱鬧。很多路過的行人駐足圍觀,長航漢武分局的民警不得不扮演起交警,疏導交通、維持秩序。廖局看著眼前的一切,既感動又覺得有意思,半開玩笑地說:“葛工,你們來的時候兩百多人,回去的時候一千多人,你們陵海這次賺大了。”相比葛局、葛調,老葛更喜歡人家稱呼他葛工。
畢竟葛局是縣級交通局的局長,葛調只是個副調研員,而在場的都是副廳級以上領導。
稱呼葛工就不一樣了,教授級高工,身份超然。他回頭看看身後,再看看跟玉珍一起來接他的老伴兒,樂得心花怒放,得意地笑道:“廖局,各位領導,這只是第一批。我們陵海勞動局的同志前天就來了,他們馬不停蹄跑了好幾個區縣,跟安公等區縣勞動局簽訂了勞務輸出合作協議。”長江航道局的一位領導好奇地問:“葛工,你們這次招聘的都是有技術的嗎?”
“大多沒技術,不過沒關係,等到了企業會組織培訓。”
“這麼說主要招聘的是學徒工?”
“差不多,不過各位領導放心,學徒工一樣有工資,一樣包吃包住,只是工資沒正式工那麼多。在招聘時我們就跟這些小姑娘小夥子說好了,她們說沒關係。”見老王同志欲言又止,老葛微笑著補充道:“招聘工作都是王書記做的,王書記最瞭解情況。老王,你向各位領導彙報。老王終於等到了說話的機會,儘管不太喜歡
“彙報”這個詞但依然很激動,抑揚頓挫地說:“各位領導有所不知,我們陵海剛接到接受安置三峽移民的任務。我們這次大規模招聘,既能為幾個區縣災後重建略盡綿力,也有利於接下來的接收安置三峽移民。”廖局不解地問:“王書記,招聘跟接受安置三峽移民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