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裝、打包沙袋的“車間”依然在,規模比剛開始的時候更大,但早就不再加班加點“生產”了。只有在前線搶護險情的各分隊需要的時候,才會根據各分隊下的“訂單”突擊灌裝。

張江昆在來的路上緊急設計製造的半自動化沙袋灌裝生產線,剛剛過去的這幾天,每天最多開機生產一兩個小時,沙袋灌裝分隊也隨之成了全應急搶險突擊隊最清閒的分隊。

不再灌裝並不意味著荊江兩岸的大堤很高很結實,而是因為編織袋在陽光照射下容易老化,使用壽命會縮短!

實踐表明塑膠編織袋如果就這麼日曬雨淋,一週後其強度會降低百分之二十五,兩週後會降低百分之四十,基本上就不能用了。所以不但不能提前灌裝那麼多,而且要注意塑編袋的儲存保管問題。

船上太熱,不利於編織袋儲存。

灌裝分隊在後勤保障組要求下,利用市防指之前送來的楠竹和陵海預備役營從老家帶來的鋼管扣件,在搶險物資堆場和取土點附近搭了兩個存放編織袋的大倉庫,鼕鼕也隨之成了編織袋倉庫的管理員。

132團要走,鼕鼕顧不上再盤點庫裡還有多少條編織袋,一口氣跑到132團2營的營區,苦著臉問:“王哥,你們真要走?”

王鵬的揹包早打好了,正忙著打掃帳篷裡的衛生。

他回頭看看同樣不想回部隊的戰友們,苦笑道:“軍令如山,不走不行。”

“什麼時候走?”

“連長說等車到了就走,我們這邊只有五輛卡車,兩百多人坐不下。”

“你要記得給我寫信。”

“不會忘的,你也要給我寫。”王鵬走到帳篷門口,看了看錨泊在江裡的兩條大躉船,笑道:“陵海日報記者給我們拍過照片,等照片洗出來,你別忘了幫我跟人家要一張。”

鼕鼕一口答應道:“行。”

“陵海電視臺記者也給我們拍過錄影,錄影帶不太好要,如果真能上電視,你記得在信裡跟我說一聲。”

“說什麼?”

“看看我上不上鏡,哈哈哈。”

“好的。”

……

小魚這段時間打不成電話,在休息的時候也交了幾個朋友。

戰士跟戰士好,軍官跟軍官聊。

他把吳連長和劉排長請到自己的躉船上,走進長航後勤組辦公室,掏出鑰匙開啟艙門,帶二人來甲板下的艙室參觀。

“看見沒有,全是我、鹹魚乾和我師父的照片,這真是我和鹹魚乾的船!”

“魚隊,照片怎麼都放在這兒?”

“王書記乾的,他為了幫開發區打廣告,把我們長江公安的大牌子都拆了!”

對於王書記未經允許拆自己的船,小魚非常之不爽。

他找來一塊抹布,一邊擦拭著照片上的灰塵,一邊恨恨地說:“他是見我師父不在了才敢這麼瞎搞的,我師父要是在,給他十個膽也不敢動我們的船!”

“這位就是你和韓書記的師父?”

“嗯,我師父可厲害了。”

“有多厲害?”

小魚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解釋,乾脆抬頭問:“老吳,上次來宣佈命令的魯副軍長厲不厲害?”

吳連長沒想到他會問這個,不假思索地問:“人家是少將,當然厲害!”

“可他再厲害也沒我師父厲害。”

小魚把擦乾淨的相框小心翼翼放進剛從張二小那兒找來的紙箱,得意地說:“只要上了船,只要來了我們這兒,他官再大也大不過我師父,他管誰也管不到我師父,反而要聽我師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