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龍興寺在弘揚佛教天台宗時,就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唐天寶年間,鑑真大師六次東渡扶桑弘法,在其第四次東渡東瀛前,曾住錫於此。

龍興寺高僧思託,又隨鑑真大師“四渡造舟,五次入海”,“始終六渡,經逾十二年”,他成為臺府第一位赴東瀛的高僧。

思託高僧隨鑑真和尚第六次東渡東瀛九州後,協助鑑真大師建立了舉世聞名的東瀛招提寺。

鑑真和尚圓寂後,思託還製作了鑑真乾漆夾蕊座像。

思託在東瀛傳播律宗的同時,積極弘揚創立於臺府的天台宗教義。

不過,前來參觀龍興寺的人不是很多,寺廟的的院子內,顯得很幽靜。

三三兩兩的幾個遊人,在佛像面前駐足觀看,或者是拍照留念。

“陳楓,聽說來龍興寺,必要去看一下千佛塔。”

王慧雅拉著陳楓登上青石臺階,準備到山頂上去看千佛塔。

“哦?看來這千佛塔是值得去看一看了。”

陳楓聞言,他眉毛微微一翹,頓時好奇道。

王慧雅來之前在網上做過了解,她向陳楓介紹起千佛塔的來歷。

千佛塔又名多寶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現存塔身系元大德三年重建。

此塔為樓閣式磚木混合結構,六面七層,中空,每層一門,二層至七層除一門外,面面有龕,每面都是佛像磚貼面,共有佛像1003軀,故名千佛塔。

陳楓和王慧雅兩人登上山頂,來到千佛塔下,他們抬頭仰望,盡情欣賞。

只見千佛塔六面體的塔身上,每一面都整齊地鑲嵌著浮雕佛像,迎面望去,十一尊一排,自下而上四排,共四十四尊儀態大方的坐姿佛像。

佛像多為頭大身小,頸部較短,軀幹挺拔,健勁有力度,蓮座較低矮,呈大梯形,蓮瓣多寬肥,樸素無紋。

每一尊佛像盤膝交腕,結跏趺坐,其神恰似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之狀。

佛教雖主張於不著相,但若示眾,興許就如這般神情祥和,叫人安定。

陳楓和王慧雅兩人趨近觀摩,他們發現兩萬年時光的雕刻上,那風雨霜電的痕跡,早已寫就了“熒光列宿,滿月麗天”的美麗圖景。

“滴,發現宿主正在觀摩千佛塔,檢測到佛蘊遺留,啟用滿級悟性系統,頓悟佛門金剛不壞神功。”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

在陳楓的腦海裡,突然響起了系統那冰冷的機械聲。

頓時,陳楓覺得四周的景象,一陣變幻,他彷彿來到一處佛門聖地。

這裡佛音繚繞,佛光普照,大慈大悲的佛力正在不斷洗滌著他的身體。

唰。

只見,一尊頭頂光環,身上穿著袈裟,周遭散發著耀眼佛光的高僧,盤坐在金色十二蓮花瓣蓮臺之上,在半空中緩緩浮現。

“阿彌佗佛,萬載歲月,時光如梭,有緣人終來,悟我佛門大乘之法,善哉,善哉。”

這名面目慈祥,眼帶慈悲的佛門高僧,看著陳楓的身影,他雙手合十,輕誦了一聲佛號。

頓時,漫天金色蓮花花瓣飄落,化作一道道佛光,融入陳楓的體內?

最終在陳楓的眉心之處,凝成了一個卍佛門印記。

於此同時,陳楓的身體面板變成了金色,其上散發著耀眼的金屬光芒。

他雙拳互相碰撞時,好似發出了金屬般的碰撞聲。

金剛不壞神功,佛門橫煉功法,修煉至圓滿境界,擁有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逆天防禦力,並且神擋殺神,佛擋弒佛,幾乎天下無敵。

當然,陳楓想要天下無敵,目前還不行。

他需要將修為境界跟上來,才能真正的發揮出金剛不壞神功的威力。

“呼。”

在現實中,陳楓回過神來,他輕輕的吐出了一口氣,眉心之中的卍佛門印記,緩緩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