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匪(第2/4頁)
章節報錯
溫辰安也點了點頭,“沒想到能再一次吃到母親的味道,徐伯伯,這個地方可真好。”
徐陵嘆了口氣,十分感慨,“是啊,這個地方,很好。”
回到客棧,溫辰安推開窗,在窗前擺上書案,筆墨,宣紙。
眼前,是一條大道,來來往往很多人,卻不見幾輛馬車。人來人往穿的都是布衣,街邊有賣水果的商販,也有賣包子饅頭的,還有賣鮮花的。
當然,還有拖著蒼老的身子乞討的。
婦人領著孩子,買了幾個水果,拿出一文錢,交到孩子的手中,示意了旁邊乞討的老伯。
孩子意會,跑過去,將一文錢放進乞討老伯破碎的碗中。
老者兩邊的白髮遮住他一部分的面容,雙手哆哆嗦嗦地放下碗,抬起頭,那雙眼睛卻透漏著感激。
放下筆,一幅畫作完成,溫辰安晾乾上面的墨水後,捲起來放好。
這是他為徐清陽準備的禮物,據他推算,兩人再見時,應該距離她的生辰不遠了。
想起徐清陽,溫辰安又因為自己對她沒有說實話而有些抱歉。
年前的清談會因為空門的事並沒有舉辦的過於隆重,可在建康的文壇,眾人已經知道溫辰安這號人物。
再加上當時徐儉對溫辰安的態度,眾人都心知肚明,溫辰安已經是徐氏的人了。
為了防止有人構陷徐氏和寧祚溫氏的關係,徐陵不得已在溫辰安同意後放出了溫辰安的身世遭遇。
此時帶他離開無非是為了兩件事,
其一,此刻建康內對溫辰安議論紛紛,躲開也可得個清淨。
其二,是時候讓溫辰安接受現實,讓他回到寧祚,明白溫氏早已撇開他。當然,徐陵並沒有意識到溫辰安早就知道了這個道理。
而溫辰安回去,不僅要祭拜母親,還要接回一個人。
去往山東的路上也沒有想象中的順利,眾人走到一半,竟然下起了雨。
徐清陽坐在馬車裡還好,只是苦了其他幾人,穿著蓑衣,還要趕路。
徐清陽拉開車簾,
“三哥,世獻,你們也進來吧。”
徐謙回過頭,“快進去,我們身上已經溼了,帶著寒氣過給你怎麼好。再走三四里,就有客棧了,你快回去。”
徐清陽只好鑽回車內,香菱為其披上斗篷,
“姑娘,當心著涼。您不必擔心,他們是男子,自然比姑娘受的住寒氣。一會兒到了驛站,奴婢給兩位公子煮上一碗薑湯就好。”
天有不測風雲,徐清陽也無可奈何,只能被動接受。
幾人冒雨加速趕路,終於在馬車被浸泡前到達了客棧。
徐謙抬頭,看著南北通客棧五個字,
“是這兒了,進去吧。”
老闆打著傘跑出來,
“客官,您有什麼吩咐?”
“四間上房,把東西放進一個房間。這幾匹馬好生伺候,要喂最好的。送來熱水,準備好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