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誇張的漲幅(第1/2頁)
章節報錯
峰會結束後,新開路是熱度依舊不減,電視上還在滾動播報。一些記者更是天天帶著攝像師,在新開路到處轉。
再這樣的效果加持下,很快就帶動了當地的一些地皮的價值,一些周圍的小商小販都跟著賺的盆滿缽滿。
然後,一個有意思的情況發生了,張良剛剛建設好的新開路小區在決定開盤的當日,周圍擠滿了人,爭著搶著要買一套房子。
實際上,最早的時候,張良也想學習香港的房地產開發商那樣,玩一把‘期房’路線。
所謂的期房路線,就是房子沒建設好,甚至都沒建設,就對外銷售,讓消費者拿錢買下設計圖上,未來準備要設計出來的房子。
等這筆錢到了開發商的手裡,開放商才會用這筆錢蓋房子,可以說是打得一手空手套白狼的好把戲。
這也是很多房地產開發商慣用的老路子。
但對於這一點,張良後來反覆思量,覺得完全沒必要。
第一,他不喜歡這種什麼都沒做出來,就給人畫大餅的感覺。
這種套路,張良甚至認為這就是騙術!
實際上,在後世,確實有開發商用這個法子套現跑路,害的買主們是苦不堪言。
有些買下期房還貸的人最慘,這房子沒看到,銀行貸款還得慌,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第二,新開路的房子完全不愁賣,畢竟這地方徹底火熱了,周圍配套設定都俱全,沒必要提前做出這種銷售策略。
第三天,龍騰也不差錢啊,沒必要用消費者手裡的錢去給他造房子。
也幸虧了他這樣的決定!
如果當初賣期房,這個小區的房價那就那樣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隨著新開路的爆火,那房價是蹭蹭的往上漲。
這個時候賣房子,哪怕價格頂,也有大把人來買的。
雖然價格可以賣的很頂,但張良奔著誠心經營,良心圍繞,開價並沒有那麼的離譜。
新開路小區的房子,開價是每平米2500塊。
就是這個價格,在這個年代,也已經超過了旅大最繁華路段兒的商品房一小截兒了。
按理來說,這個年代,萬元戶都不是很牛逼的存在,按照一套房子80平算起,一套房子就20萬。
而且這個時候,張良這邊還沒有跟銀行合作,沒實行什麼貸款首付這樣的模式,一般人可拿不出來這麼一大筆錢。
但誰讓中國人多?
人只要多,有錢人就不會少。
四十多棟房子,除了幾棟留給濟世湖周邊的搬遷百姓,剩下的,只用了不到三天,銷售一空。
誇張的是,很多人甚至還一次性買了多套。
其中那個叫黃旭的黃牛黨再次出現,籌集了一百萬,一咬牙,直接買下了5套。
他還是那套篤定一般的理論,只要是龍騰的東西,首批買下來絕對不吃虧,穩賺不賠,有多少錢,就敢往裡面砸多少錢。
結果比黃旭想象的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