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個民營企業出足夠的錢,這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大船,他們會不會賣?

如果不賣,那假如由龍騰出面,捨棄自己的一些影響世界的技術贈與對方,為他們的經濟復甦帶來火種,這樣會成功呢?

比如龍騰的汽車製造核心技術,波導的手機的核心技術,龍芯的技術。

總之龍騰有什麼他們想要的技術都拿出來擺給他們看,就為了換來這艘核動力航母和所有的製造圖紙,他們會不會心動?

雖然也有可能對方不為所動,但不妨一試!

只要成功了,對我國走向深藍來說,那都有著改變世界格局的重要意義。

到那個時候,以後的‘瓦良格號’不在那麼的重要了,甚至都不需要去引進!

因為咱們有了核動力航母,還差他常規動力航母嗎?

不過迴歸原點,想要做這一切,龍騰集團必須要做出最大的犧牲。

而且,國內只有龍騰集團或許有這樣的籌碼可以讓對方心動,不然,高層也不會主動找上陳昂,與之相談。

畢竟九十年代,說句實在話,按照歷史的程序,國內真的沒有什麼像樣的私企,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進入人家的法眼裡。

現在迴歸正題。

龍騰集團如果接受了這個任務,犧牲金錢不說,還要將自己企業的核心技術掏空!

錢好說,國家可以補。

但技術呢?

一個企業,尤其是一個要走向全國,也勢必能夠走向全國,未來成為世界翹楚的企業,他們的競爭核心就是自己的核心技術!

把自己的老底兒都給了人家,他們就失去了繼續向前的底牌,搞不好,龍騰會為此一蹶不振,走向衰亡!

高層找到陳昂,當然沒有強買強賣的意思,他們一切以陳昂為中心。

如果陳昂和他的企業願意,就會幫忙搭線聯絡,立刻阻止這艘航母的拆解,想辦法配合龍騰集團,把航母弄到中國來。

如果陳昂不願意,這也沒什麼,人之常情,畢竟這個要求確實是強人所難,而且國家需要龍騰集團作為國內的帶頭民營企業,爭先向前,為國家的經濟繁榮發展保駕護航。

所以龍騰選擇不接收,就會給人家一個痛快,讓人家趕緊拆了換錢。

實際上,高層已經跟俄國和烏克蘭談了,人家是指名道姓要龍騰出讓技術什麼的,也只對龍騰的技術才會讓他們妥協,所以高層才會在找到陳昂……

聽完了這個大概後,陳昂連一絲一毫都沒有猶豫,直接開口果決道。

“這筆買賣,我做!”

“技術分享給別人也沒什麼,我們努力向上,繼續創新就是,畢竟技術不會停滯不前,科研事業永無止境,只要我們夠努力,該領先別人的,還會領先。”

“相反,如果這艘航母弄回來,我特麼就是民族的英雄,這個名頭,我陳昂願意頂著!”

陳昂說的十分大氣,同時,他感覺到自己渾身的血液也在沸騰!

兩世為人,今世為國,何其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