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電話裡說,格魯夫來不了國內了!

由於這個年代彼此關係特別緊張,劍拔弩張,幾乎沒什麼溝通,這也導致了兩地沒有直達的航班。

想要來國內,只能由第三方轉行。

要麼從外國轉來國內,要麼從香港進,這也是最近的。

另外一點,似乎地方的領導說了什麼壞話,導致格魯夫臨時改變了主意,才不打算來國內了。

但幸虧董明的老師是一個很精明的人,跟格魯夫進行了長時間的電話溝通,做思想工作。

最終,格魯夫同意,乘坐飛機先來香港機場,不談工作,只為了跟董明老師這個所謂的老朋友見一面,暢聊一番,轉而再回回國。

按照董明的意思,機會是自己老師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所以他們不能浪費。

為了表達誠意,也為了做好權利爭取的準備,陳昂要跟董明和他的老師一起親自走一趟,去香港面見格魯夫。

至於能不能把格魯夫給請到自己的國家來,請到旅大這一畝三分地兒,那就看陳昂他們的手腕兒有多硬了。

雖然事情比他想象中的不順利,可以說是很糟糕,但起碼還有一線生機。

所以第一時間,陳昂就告別了家人,開車去了旅大的飛機場。

在這裡他見到了董明和他的老師。

董明的老師是一個年近七十的老者,一個很有民族氣節的老教授。

年輕的時候當過八路軍的文員,曾經打死過不少鬼子,認識他的人,都說他能文能武。

至今,在老教授的身體裡,還有三顆子彈沒有取出來。

新中國成立後,憑著自己紮實的文學修養,強悍的專業知識,來到了清華當上了教授。

他也希望在自己的國土上,讓半導體這個技術在國內生根發芽,做強做大。

但上面的政策導致這個領域想要進行下去是舉步維艱,民營企業又搞不動,更是沒錢搞,一度讓人看不到曙光。

如今陳昂這個民營企業家要搞,那他肯定是全力支援的。

他甚至用餘下的年華,幫陳昂他們開啟基礎,為這個領域發揮出最後的餘熱。

見了面,陳昂熱情的跟董明的老師握了握手,隨後三個人乘坐最早的一班飛機,直接飛往香港。

飛機起飛後,顛簸在千里雲霄之上,陳昂就對董明老師虛心請教,想知道這個格魯夫有什麼喜好?

想要給人家留下好印象,那就需要投其所好。

如果能找到對方的各中喜好,有了可以聊的共通點,那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兒,這是張良跟他說過的話。

結果董明的老師說,他跟格魯夫也沒見過幾面兒,僅限於彼此在學術上有一個聯絡,能說上過,交流過兩次。

對於格魯夫的喜好什麼,他也是全然不知。

見沒有這方面的空子可以鑽,陳昂深吸一口氣,心道,眼下的情況,只能是見機行事了……

當天下午,飛機降落在香港。

下飛機後,陳昂才知道,格魯夫今天並不會飛香港,要在明天中午才能到。

所以他們一行三人需要在香港這這座國際大城市逗留一晚上。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香港就已經很繁華了,不是內陸城市能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