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氣片這種東西,在我國八十年代,雖然談不上新鮮,但還並沒有全完普及。

特別是一些農村學校或者是鄉鎮學校,過冬用的普遍都還是筒子爐,到了九十年代還是如此。

趕上火沒有生好,滿屋子的煙,嗆的教室都沒法兒待,老師無奈一聲令下,學生們嘻嘻哈哈的跑出去愉快的玩耍。

除外,那個年代男同學兩兩一組,早早上學,趕來生爐子,挺苦的,但從小就練就了孩子們自主的能力。

營子鎮小學建成後,趕上到了季節,單業成直接花大價錢安排了先進的暖氣片,教學樓旁邊壘了一個鍋爐房,保證學生在校期間,不會凍著。

平時,在學校打更的老爺子兼職燒鍋爐,中午的時候,遠來的孩子還能把帶來的飯放到爐子上熱一熱,能吃上一口熱乎飯,大家都很是滿足了。

在這樣美好的環境下讀書,相信孩子們會更加的熱愛學習,陳昂也希望,不要辜負了他的初衷,能走出大山,讀上大學,對他而言,就是最好的回饋了。

之後陳昂還跟劉忠誠瞭解道,由於小學建成了,下一步,就開始籌建中學的事兒了。

中學就建在小學的東邊空地上,佔地面積是小學的四倍,按照規劃,設有教學樓一座,實驗樓一座,辦公樓一座。

建設這樣的一座學校,投入的資金自然不會少,不過單業成表示,知道現在整個企業都在勒緊褲腰帶造車,資金緊張,所以也不會動用企業的資金。

他自己有錢,他願意出這一份力。

以後企業回血了,在補給他。

之所以要這麼上心,主要人家現在是教育事業編的家屬。

投資教育,為了祖國的花朵,這點覺悟,那必須要有……

跟單業成聊了會兒,陳昂就準備離開。

等他來到了學前班接兒子的時候,發現這個小子跟哥哥姐姐們玩兒老鷹捉小雞兒,玩的正歡,滿頭大汗,死活不走。

陳昂上前拽他,氣的這小子撲到學前班女老師的懷裡,那委屈巴巴,眼淚巴嚓的樣子,把人家女老師心疼壞了,直接把陳昂給趕走了。

無奈,陳昂就讓他留在這裡,自己回家了。

反正到了放學的時候,嫂子沈淑燕都會來開車接孩子,直接一起就給接走了。

讓陳昂沒想到的是,正是這一次帶孩子去學校,讓小小的陳重生對學校的環境特別迷戀。

從這一刻,小小的人兒給學前班老師做足了功課,經得人家和校方同意,跟著哥哥姐姐一起去上學了。

最奇葩的是,在學前班裡,陳重生特別愛學習,學的還特別好。

最小的他,每次都是第一個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最最牛的是,他繼承了自己的父親優良基因,動手能力也超強。

修了啥,做個啥都像模像樣。

他經常手裡把玩的木頭手槍,那不是陳昂給弄的,是他自己弄的。

甚至他現在,已經給好幾個同學做手槍了……

時間匆匆,很快的,年就來了。

這一年對陳昂他們來說,很苦逼!

這一年,各大股東沒有一毛錢的分紅,張娜管理的企業內部資金也都快見底兒了!

為了應對這場造車戰役,陳昂把自己名下大部分錢,全都投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