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麼多人湧來,陳昂心裡微微一抖,懷疑是不是大過年的,有人來找麻煩。

可是等他來到門口一看,瞬間鬆了一口氣。

因為來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們,還有工廠裡的一些員工。

大家大半夜的尋上門來,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第一時間能跟陳昂拜個早年。

“陳哥過年好,嫂子過年好。”

“李總過年好,嫂子過年好,叔叔嬸子們都過年好啊!”

“都好都好!”

大家七嘴八舌的開始拜年,氣氛特別的融洽。

等說說笑笑十幾分鍾後,大家都陸陸續續的回家了。

他們剛走,陳昂轉身回到自己的屋子裡,矇頭就睡了。

至於其他人,也都一個個陸陸續續的睡了。

說是守歲,誰能遭這份兒熬夜的罪啊。

人雖然睡了,但房間裡的燈卻都開著,這是年三十兒晚上的規矩,必須要開燈過夜。

次日一早,大家吃了頓餃子後,陳昂拿著鞭炮、饅頭和香,去陳家的墳頭祭拜。

新年最是故人離,過年,拜祭先祖那是必須要做的事兒。

而作為陳昂的老婆,張翠翠則是把孩子交給婆婆閆曉麗照看,自己去了村子,和村裡陳家一脈的媳婦們組團在一起,給陳家老一輩拜年,這也是大年初一的規矩。

老一輩的房子裡,一般都供奉著宗譜。本來陳昂的母親也供奉著,但搬了新家,就沒有擺出來。

宗譜詳細記載了陳家上到老祖,下到陳昂這輩兒人的名字。

到了老一輩家,先是給宗譜叩拜,然後給老一輩兒拜年問好。

整個初一,都在拜年的歡聲笑語中開始。

最高興的就屬於村裡的孩子們,有的手提點著蠟燭的燈籠,即便是白天,也不捨得放手。

有的挨家挨戶溜達,專門撿那種沒放乾淨的啞炮,撿一褲兜子,找地方放。孩子們禿嚕著鼻涕你追我趕,熱鬧非凡。

到處都是拜年的聲音,到處都洋溢歡聲笑語,這就是屬於那個年代的過年氣氛……

農村的大年,一般都是過到正月十五才算結束的。

但為了抓生產,初五的時候,李滿江就安排所有員工上班工作了。

當然,從初五到十五,這段時間,工資翻倍,很人性化。

這也就是陳昂的工廠,一些國企大工廠,根本就沒有這種福利待遇。

初四上班的常有,甚至有的初三初二就開工了。

上班頭天一大早,李滿江就開了動員大會,說了很多。

一番發言結束,就讓大家散場。

可偏偏這個時候,有很多人沒有離開,而是有事兒找李滿江商量。

“廠長,我有兩個好哥們是總廠的,車工老師傅了,想要來咱們這裡上班,咱收不?要是收,他們直接就從那邊兒辭職!”

“李總,食堂缺人不?我大姐想過來幹,他以前就在別的食堂幹過,很利索的一個人!”

“李總,我想把我大哥弄來,啥活都行,哪怕打掃衛生也沒問題!”

“李總,我一個哥們是XX機械廠的車間主任,想把他一車間的人都帶來,咱收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