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哥,既然咱們的攤位平時都沒東西賣,甚至週末都開張不了多久,你何不換一個經營思路呢?”

“咱們的攤位也沒必要專門賣家電,其實也可以賣別的啊!”

“我們把外縣特色的東西收來,都放到你店鋪裡出售,週末賣家電,週一到週六就專門賣各地的特產,這樣店鋪天天營業賺錢,也能利用到最大,你好,大家都跟著好!”

張良這個方法說出來,所有人的目光都亮了,也包括陳昂自己!

陳昂突然發現,這個張良的觀察嗅覺,真的逆天。

就這小子的能耐,未來不發家,那純粹就是浪費天賦!

實際上,張良這一來一去的買賣,在現代有一個名詞兒,叫做‘倒爺’,也可以叫做‘中間商’。

八十年代,資訊差明顯,很多下海經商的人利用這樣的資訊差倒買倒賣,大賺中間的差價。

實際上,陳昂最應該想到這個點的,畢竟他是過來人。

但是他太專注家電了,把這個最簡單最粗暴的賺錢路子給捨棄了。

張良說完後,陳昂直接就拍板同意了。

目前的情況,他必須要帶領兄弟們做出適當的改變。

修家電總有到頭的時候,但是做倒爺這個路子,卻是永無止境的。

回顧歷史,多少企業大能就是在早期下海,幹上了倒爺,賺取了第一桶金,從此一發不可收。

陳昂同意,那其他兄弟就更得同意了。

這之後,兄弟們開始資訊分享,讓張娜在旁邊記錄。

“我在的那個縣有栗子,那栗子樹是成片成片的,價錢老便宜了,掉了一地,都沒人去收拾。本縣才五分錢一斤,還賣不出去,誰知道咱們復縣的栗子多少錢?”

“我知道,我還買過,通價三毛錢一斤呢!豁開一個口子,蒸熟了,可香甜了。”孫麗霞踮著腳喊道。

“嚯,這就直接翻了六倍了?太牛了!”

“我在的那個縣城靠海邊,有各種各樣的海味兒賣,價錢可便宜了,甚至不花錢。趕上了潮流,去海灘都能撿很多。就是這東西不保鮮,容易壞,本身距離復縣路遠,很難運來。”

“海鮮啊,這東西可貴了,我到現在都沒吃過!”張愛國吞嚥著口水,一臉的吃相。

“海鮮嗎?”陳昂嘴角微微上揚。

“還有我,我們那個縣,最多的就是……”

七嘴八舌,大家把對一些縣,他們所知道的一些特色東西全部說了出來。

等大家都說了差不多後,陳昂開口了。

“既然有了這個活路子,那麼大家就按照張良說的方法做。從外縣弄來的東西,放到百貨大樓商鋪上,所賺的利潤,咱們二八分,我二,你們八。”

聽陳昂這麼說,大傢伙不幹了。

“怎麼能讓陳哥二呢?怎麼著也是我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