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昂總是想著現在該如何如何賺錢,如何改變現狀,卻忘記了歷史的程序和變革。

按照歷史的軌跡發展,復縣未來,會將縣中心往西邊遷。

到了九十年代,復縣由縣變成了縣級市,而城市的中心,就在老家的那個村子裡。

如果在那裡蓋上一個大房子,絕對可以做到為後代積累財富!

雖然現在房子不值錢,但到了九十年代末後,房價跟坐上了竄天猴似的開始上漲。

千禧年後,更是達到了恐怖的地步。

自然,蓋好的大房子只要被商家佔用,亦或是有關部門徵收,錢不給到位,誰能搬走?

最重要的是,現在這個年代,只要你有能力蓋房子,村長點了頭,蓋了個大紅章,你就可以隨便蓋,至少復縣目前是這樣的一個狀態。

等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國家對房屋建築開始確權,地方政府開始下鄉走動,測量房屋面積。

他們會無條件承認你的房屋面積,匯總後統一辦理房本,你一切的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想到了這一點,陳昂開口道。

“娘!咱得蓋房子,還是蓋最大的房子,至少十里八村都比不上的那種!”

“那倒是沒必要,稍大點住著舒服就行唄!”閆曉麗笑道。

“你覺得可以,但在我這裡不成。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咱現在有條件,那就必須往好了整,往大了整。咱家村西不是有挺大的一塊兒苞米地嗎?就在那裡蓋!”

“行行行,你說咋弄就咋弄!”

“我這邊忙,肯定沒時間張羅,回頭你幫我把咱村裡的蔣叔喊來,我讓他幫我張羅。”

陳昂口中的蔣叔名字叫蔣仁義,人如其名,十分仁義。

他是村子裡有名的‘忙頭’,村裡絕大部分人都習慣聽他使喚。

忙頭就是負責張羅紅白喜事的頭頭,管著一些負責操持這場活的所有人,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

在村子裡,不是誰都能當好這個職位,你得有本事,有能力,鎮得住場子,村裡人得服你認你。

“行,明天我就跟你蔣叔說道說道!”

這個話聊開了,一家人就熄燈睡覺。

躺在床上,張翠翠摟著陳昂問道:“老公,你打算蓋什麼樣的房子啊?”

對於能換更好更大的新房子,張翠翠也滿是憧憬。過去不敢想,現在她覺得,只要身邊的這個男人在,一切都可以實現。

而且如今的她對陳昂依賴的不得了,也在陳昂的誘導下,習慣沒人的時候喊他老公。

“蓋個能在家裡拉粑粑的房子怎麼樣?”

“人家跟你說正經事兒,你淨胡說,不理你了!”張翠翠嘟著小嘴兒轉過身。

“老婆,我說的都是真的。”

“啥真的?在家裡拉粑粑?你是想上天嗎?”

實際上,張翠翠是真不理解怎麼在家裡拉粑粑,自然也不知道‘馬桶’這個東西的存在了。

馬桶對八十年代的人來說,那絕對是一個新鮮詞兒。

那個時候,普通老百姓上廁所都很少用廁紙,大部分人擦屁股用的還是揉碎了的苞米骨子或者小樹棍兒。

哪怕到了九十年代,用報紙擦屁股,那都不是一般人。

即便在最發達的城市上海,早期用的馬桶也不是抽水式馬桶。

一到了早上,婦女人們都去倒馬桶,刷馬桶,整個筒子樓裡,那叫一個臭味兒……

不過有錢的人還是可以用上抽水馬桶,而且79年開始,唐山陶瓷廠就開始批次生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