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寶玉:老太太快救我(第1/3頁)
章節報錯
七月十三這天,在賈芸的安排下,住在忠武王府的秦鍾,搬出了王府,搬去了於竹位於車轎馬衚衕的府邸。
翌日,七月十四,秦鍾便去了國子監。
賈政聽說此事後竟然羨慕了!
寧國府的賈蓉和榮國府的賈璉,這倆都曾是國子監的廕監生,也就是原著裡所說的“黌門監”,賈寶玉則無法被蔭為國子監的廕監生,因為榮國府的賈寶玉這一代,已經蔭了一個長房嫡長子賈璉,不能再蔭第二個人。
如今賈寶玉年齡不算小了,到了可以去國子監讀書的年齡,於是這次,當賈政聽說秦鐘被賈芸開恩送進國子監便羨慕了。
賈政也沒提前跟賈母說一聲,他直接求見了於竹,懇求於竹代他向賈芸求個情,也給賈寶玉一個國子監廕監生的名額。
賈政對賈寶玉這個兒子還是很關心的,畢竟自從賈珠死後,賈寶玉便是他唯一的嫡子,賈政是非常希望賈寶玉能透過科舉榮耀顯達的。
因為如此,極少求人的賈政,這次竟忍不住想求賈芸了,但他自己又不好意思直接去求,他到現在依然只是從五品的工部員外郎,這樣的官職,一般是沒資格見皇上的,何況不久前他才因為賈敬的事進宮求過一次賈芸。
而賈政和於竹比較熟悉,二人之間來往不少。
於竹聽完賈政的求情後,心裡感到好笑,悄悄想著:“沒想到這位榮國府的二老爺,這位素來為人古板、不諳世情的工部員外郎,竟也有主動求我的一天!”
“此事我今日便會回稟皇上,你候著訊息便可。”於竹回應。
雖說於竹現在的官職遠遠高於賈政,但他不是個高傲的人,何況他了解賈芸和賈政之間的關係,不會怠慢了賈政。
“如此便多謝於大臣了。”賈政恭敬地打躬作揖道謝,隨即退下。
當天於竹便將事情回稟了賈芸,賈芸聽完玩味一笑,心想:“讓賈寶玉去國子監讀書?好啊,妙啊,此事不僅是朕對元春和榮國府的施恩,而且,如此一來,賈寶玉便不能成日家在家裡內宅跟他的姐姐妹妹們玩耍了哦!”
賈芸對於竹道:“念在榮國府祖上之功,念在貴太妃的情面,念在榮國府昔日跟朕之間的情分,此事朕允了,明日便讓賈寶玉去國子監報到,你將朕的這番話轉告賈政!”
……
……
於竹告退後,賈芸當即便派了西宮都太監陶瞻將此事告訴了元春,元春得知後又一次大喜,格外激動!
元春對賈寶玉的關心不亞於賈政,她不僅是賈寶玉同父同母的親姐姐,也相當於賈寶玉的半個娘,因為賈寶玉小時候經常被她帶著,賈寶玉的讀書識字都是她最先教的。
在讀書科舉這件事上,元春對賈寶玉的期望同樣不亞於賈政,很想讓賈寶玉好好讀書,透過科舉榮耀顯達。
進宮多年,元春一直都在為此事擔憂煩惱,因為她知道賈寶玉乖僻,又不能跟賈璉、賈蓉一樣成為國子監的廕監生。
元春認為,憑賈寶玉的天賦,只要進了國子監,多半就可以把書讀好,把科舉這條道路走好。
本來元春已經打算著,以後找個合適的機會,求賈芸安排賈寶玉成為國子監的廕監生,沒想到的是,今天賈政就求了此事,並且得到了賈芸的同意。
這可真真是一件大喜事啊,對元春而言,這件大喜事,不亞於此前賈芸親自來到她的小宮殿開恩允許她回家省親。
在元春看來,這同樣也是賈芸對她的聖捲了,因為賈芸提到了,他同意此事的原因之一是念在她的情面,而且,賈芸剛同意了此事,就第一時間讓太監來告訴了她,這個太監還是西宮都太監陶瞻。
“貴太妃,皇上他對你的聖卷著實不淺呢!”抱琴情不自禁說了句。
元春聞言沒做聲,心裡悄悄想著:“是啊,他對我的聖卷不淺,可我又能怎樣報答他呢?除非……”
也不知想到了什麼,元春竟突然漲紅了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