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景本是朱,復還大明(第1/2頁)
章節報錯
傍晚,景氏武學,探花院。
兩個中年男人坐在書房裡喝酒,一個是景佔耀,又可以稱為景探花、景教頭或總舵主,另一個是宋教頭,又可以稱為宋護法。
眼下書房內只有二人,再無第三人,連丫鬟都被屏退了,退得遠遠的。
宋教頭忍不住問道:“景教頭,有一事我實在忍不住想問問,為何你今日要花費那麼多金子買下梅圓圓這個女人?”
花費一千一百兩金子買下梅圓圓,景佔耀當著趙傅的面給出的理由是貪色,而宋教頭知道這個理由應該不是真的,宋教頭知道,這麼多年來景佔耀所謂的貪酒貪色其實都是故意裝出來的。
景佔耀澹澹一笑:“你知我為何這麼多年一直裝作貪酒貪色?”
宋教頭道:“因為你要在暗地裡打理咱們的天地幫,也因你家所圖甚大,而你兄長是威震天下的封疆大吏,需要你這個做胞弟的裝出不成器的樣子,若你也表現得很優秀,便會影響到你胞兄。”
是的,這便是景佔耀這麼多年來一直低調甚至表現出不成器樣子的原因!
景佔耀的胞兄景佔榮實在很牛,牛到如今已是川陝甘總督兼署撫遠大將軍,是最大的封疆大吏,也是慶朝開國後唯一封的國公,封到了一等公,牛到已經相當於西部藩王,牛到景家也被要求有部分家卷被看管在神京城的敕造府邸,包括了景佔榮的嫡長子,這是除了開國的四王八公之外唯一一家被如此要求的。
當年,景佔耀參加武舉,鄉試、會試都是第一,本來殿試也能拿第一,如此一來,他不僅會是武狀元也會是武三元。
然而,殿試的時候,當時在位的康興帝並未點景佔耀做武狀元,而是點了個武探花,給出的理由是,景佔耀長得太帥了,有唐朝“探花使”的風采。
當初賈芸對此不信,認為荒唐,認為很可能另有他因。
事實上,當初景佔耀參加武舉時,他的父親景茂春和胞兄景佔榮就已經有了造反的圖謀,為了這圖謀,兩人要求景佔耀故作出不成器的樣子,從而讓景佔耀暗地裡打理天地幫,同時不影響到景佔榮,讓景佔榮可以成為威震天下的封疆大吏。
只是,景佔耀少年時期曾對最愛的女人殷靜香說過自己以後要中武狀元。儘管這個女人已經嫁給了天治帝,景佔耀還是想向她證明自己的這份能力,證明自己少年時的這份豪情壯志並非吹牛。於是景佔耀違背了景茂春和景佔榮的要求,參加武舉並且差點成為武三元。
最後時刻,景茂春和景佔榮一起說服了景佔耀,並且覲見了康興帝,說景佔耀貪酒貪色,雖有高超的武舉才能卻不堪大用,希望康興帝別點景佔耀做武狀元,康興帝同意了,所以才點了景佔耀做武探花,還給出了一個不讓景家丟體面的理由。
這才是景佔耀當初為何被點成了武探花的真正原因!
從那以後,景佔耀沒再逞能,為了景家的造反大業,遵照景茂春和景佔榮的意思,做了很多年的不成器之人,暗地裡則一直在打理天地幫。
此時,景佔耀對宋教頭回應道:“近日家兄派人給我傳了口信,得知天治帝近日頻繁調換西部的文官武將,可見天治帝已對家兄不是很信任了。家兄坐鎮西部多年,如今又宛如西部的藩王,加上慶朝內亂,這種時候,天治帝很怕西部也反,已經開始削弱家兄的勢力,嚴防起了家兄。”
景佔耀喝了一杯酒,接著道:“既如此,我這次索性就大膽地鬧這麼一出重金買美人的戲,或許,天治帝會因此減弱對家兄的防範之心。”
宋教頭頓了頓道:“那梅圓圓是梅逵溺愛的千金,總舵主重金買下她,雖說可以表現出貪色,但也可能會讓天治帝懷疑你們景家也有反心。”
景佔耀笑道:“是有這種可能,但據我對天治帝的瞭解,天治帝更可能會因此認為我們景家反而沒有反心,若我們景家有反心,我豈會如此明目張膽買走梅圓圓?”
景佔耀繼續道:“再說,即便天治帝因此懷疑我們景家有反心也無關緊要,反正他已經開始嚴防家兄,一年內他應該不會調離家兄,但一年後應該就會將家兄調離西部,而我們的大業會在一年內進行。”
宋教頭點了點頭。
景佔耀道:“另外,此次我重金買來梅圓圓,還有個私人原因,在於我對此女同情,我不希望以後我們家裡的女卷也淪落到如此悽慘的下場,有這麼一個梅逵之女在我身邊,也好提醒我,一旦造反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宋教頭舉起了酒杯:“有景大將軍和你,我相信我們的大業必能成功!”
景佔耀舉起酒杯:“那就預祝我們打下這個江山!”
……
……
翌日是十月初一。
這天上午,忠順親王在天治帝跟前告了一狀:“皇上,那景家探花郎,膽敢花費一千一百兩金子買走梅逵之女,依微臣之見,此子如此行徑可不僅只是貪色如此簡單,可能意味著景家也跟那梅家一樣圖謀不軌。”
出乎忠順親王的預料,天治帝聽到這段話不僅沒生氣反而眯眼一笑:“若說那位景探花買走梅圓圓是景家圖謀不軌,你昨日打發長史去戶部競買,還說願出一萬兩銀子,是不是也意味著你也圖謀不軌?”
這話雖是笑著說的,卻是笑裡藏刀,給忠順親王一股撲面而來的肅殺之氣。
顯然,天治帝已經瞭解了昨日戶部發賣梅圓圓之事。
忠順親王嚇得忙跪在了地上:“微臣對皇上一片忠心,蒼天可見,皇上也一直厚待微臣,微臣只求盡心圖報,恨不得為皇上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又豈敢圖謀不軌?”
坐在皇帝寶座上的天治帝,俯瞰著宛如一條狗一般跪在自己跟前的忠順親王,沉聲道:“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只是你的壞毛病也不少,貪色就不說了,你還貪男風,這也不打緊,可你此次因那景探花沒給你體面,執意買走了梅圓圓,你就存心報復,膽敢到朕跟前給景家上眼藥,還一下子就按了個圖謀不軌的大罪名,你這種行徑跟欺君何異?”
忠順親王嚇得臉色都有點白了,憑他對天治帝的瞭解,眼下也不敢辯解,趕忙認錯:“微臣該死,微臣必當謹記皇上的教誨,以後全心全意為皇上分憂解勞,再不敢犯下這般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