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之戰爆發的當日,天治帝不在神京城,去外地考察了。

當日朝廷就派人快馬加鞭去通知了天治帝。

天治帝得知後第一反應是震驚得愣了一下,不敢相信這種事會發生,隨即便震怒了,然後便立刻加速趕回神京城。

皇宮之戰的第二日傍晚,天治帝就趕回了神京城,回來時,皇宮之戰的原因就已經調查了大半,天治帝立刻接手調查事宜。

皇宮之戰的第三日,原因便幾乎都調查清楚了。

究竟是怎麼回事?

白蓮教為何突然膽大到攻打皇宮?

又是為何可以在神京城聚集三百多名反賊?

這麼少的反賊為何可以攻入皇宮甚至攻到了內廷的養心殿外?

……

……

白蓮教在南宋就出現,到了明朝已經很壯大,出現了數十種支派,信奉的神也不同,有無生老母、彌勒佛、天宮玉皇、地獄閻王……

元朝和明朝,白蓮教都在頻繁謀反,均被鎮壓。

到了慶朝,白蓮教的支派更多了,教義也更蕪雜,也依然在頻繁謀反。

此次攻打皇宮的就是其中一個名為天盟教的支派。

天盟教是由幾個支派的部分教徒聯合發展而成的,首領叫杜青山。

此次的皇宮之戰就是杜青山策劃。

去年天盟教舉行了一場會議,決定來年做件大事,這件大事一分為二,一是在多地發動謀反,二是攻打皇宮。

不久前,天盟教所謂的多地發動謀反,很快就被慶朝軍隊鎮壓。

然而,由於杜青山正待在神京城附近策劃攻打皇宮,竟不知多地的謀反被鎮壓的事,一心想著攻打皇宮。

杜青山倒是知道,天治帝當日不在皇宮,但他還是要按原計劃攻打皇宮,殺不了天治帝,也可以殺皇宮裡的太上皇、皇太后、皇后等等貴人,而且在他看來,皇帝帶走了不少皇宮侍衛,皇宮更容易攻打了。

於是,三百多名天盟教反賊,在攻打皇宮的前一日,裝扮成商販溜進了神京城。

到了攻打皇宮當日,這些反賊在宮內幾名太監的接應下,兵分兩路,分別由西華門和東華門兩個方向攻打,結果,從西華門攻打皇宮的這一路反賊,還真就攻入皇宮了,甚至都攻到內廷的養心殿外了……

當日,身在宮內的太上皇、皇太后都受到了驚嚇,皇后和眾妃也都受到了驚嚇,當時宮內還有幾個皇子,結果就四皇子夏易敢站出來率領侍衛抵抗。

天盟教之所以可以在神京城聚集三百多名反賊,並且可以攻入皇宮,主要是六點原因:

一是,宮內有幾名太監接應。

二是,天治帝在外地考察,帶走了不少皇宮侍衛,而且幾乎都是精銳。

三是,事發前就有官兵發現了異常,向擔任九門提督的高時強稟報了,結果高時強不以為意,還怒聲說這種事不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