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第二封信時,姜瑩正在教大家醃鹹菜。畢竟酸菜魚的鮮美,誰吃誰知道啊!

除此之外,滷味鋪子那邊也供不應求,姜瑩計劃找里正把新房後面的山頭全給買了下來,高處可以種果樹,山腰可以放養一些牛和羊,山坡下面可以養雞鴨鵝。

家畜家禽可以直接吃山上的草,他們的糞便也可以成為養料改良、滋養土壤,再加上人工的施肥管理,山上的果樹也能有產出和進項,整個山頭只要開發出來,就能很好進行生態迴圈。

最重要的是,沒開發的山頭便宜的緊,姜瑩感覺自己馬上就要變成地主婆了!

男人們每天出海,不想出海的男人、老人或者小孩子可以去開荒種樹、喂家禽家畜,女人們還可以在家做食品、針線等無需太多體力消耗的工作。

為此,姜瑩拉著里正在家裡連續聊了三天,這三天村民們看到里正臉上的笑就沒停過,也不知道是什麼好事。

有人說是里正給自己家兒子說婚事,讓姜瑩給他做兒媳婦;有的說是姜瑩賺了錢,給里正分紅;有人說是姜瑩給里正許諾未來讓他做官……

一時間傳言紛紛,大家都想知道姜瑩和里正再聊些什麼。

其實,姜瑩正在和里正說她未來幾年的計劃,計劃裡包括了對平民友好的滷水,醬菜、也有符合達官貴人們身份的精緻美食料理;讓男人們捕魚開山種樹、女人們製作食品、老人小孩餵養家禽家畜;大家都有可以力所能及去做的事情,有產出也有進項,日次才有盼頭。重點是姜瑩想把溪河村打造成當地最富裕的村子。

所以,她把之前攢下來的錢拿來買了山頭,計劃以後規劃好,種各種果樹,當然姜瑩之前就一普通打工人,肯定不如專業農民養樹厲害,可是他有錢,也有經商的思維!

經商思維才是最重要的,原來本地的村民只會捕撈,收成,什麼東西賺錢,就擠破頭都去做,也不會營銷之類的。

姜瑩要做的是規劃,合理劃分資源,整合資源,建立產業鏈條,然後形成標準化,做大做強。

開山種果樹、餵養家禽家畜只是第一步,後面會在村裡蓋上工廠,從原料,到加工,到包裝營銷,到運輸都要做好……

而這些又都要有人處理,於是就交給了里正,里正負責召集人手,還有篩選工人,還有就是建廠的審批,建築物料的採購等等……

等到第四天,姜瑩又讓里正召集了村民,和大家分享了她的計劃。

首先,她需要20個壯實有力、踏實肯幹的漢子,主要是開荒,將山頭打理出來。

其次,她需要10個模樣乾淨,注意個人衛生的嬸子,學習做醬菜,還有處理滷味的原料。

最後,老人小孩也各需要10個,主要是替姜瑩看管家畜家禽,每天帶他們去山坡上遛彎什麼的。

而管理人員也需要幾個,姜瑩打算就找之前合作過的人比較好,比如張全蛋的老爸張虎威,里正的兒子張亮,李濟深和趙冠林他們,因為大家都熟悉,而且他們也熟悉了姜瑩的辦事風格。

其他的供人篩選,姜瑩交給里正處理,只有一條原則,那就是凡是遊手好閒,偷雞摸狗的人都不在工人的考慮名單之內。

因此經常在碼頭的王二麻子可不樂意了,王二麻子是村裡有名的遊手好閒,原本他也不是溪河村村民,因為一次饑荒,他逃難到這邊。因為村裡人每次打漁回來,都會在碼頭丟一些不新鮮的水產,王二麻子也是高高興興的弄著吃了,別提多高興了,又不用幹貨,還有吃的,簡直是人生夢想了!

他白天都到陰涼的樹蔭底下睡覺,傍晚他就會到碼頭去撿吃的,要不就是在村子裡瞎轉,每天無所事事,遇到別人婆娘或者小孩,就猥瑣的笑或者罵罵咧咧,大家看到他也是扭頭就走,深怕和他沾上什麼關係。

這次聽到里正和姜瑩的計劃,知道選工人自己沒戲,但是要說遊手好閒他就不樂意了,大喊著:“憑什麼啊?大家都是有手有腳,為什麼不公平?”

里正氣的鬍子都歪了,瞪著眼就罵道:“你還好意思問為什麼,我還想問你為什麼!大家都是有手有腳,怎麼別人能幹貨賺錢,你就整日遊手好閒?”里正大兒子趕緊上前給里正拍背順著氣,里正稍微緩了緩,繼續道:“你原本就不是溪河村的人,按道理你也不在此次備選人員以內,你若要是正經發奮的人,我們也不會在乎你的出身,你自己不上進,還能怪誰?”

其他的村民看到王二麻子一副無賴的樣子,還吵嚷著這不好,那不行的,大家都氣氛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的,嫌棄起了王二麻子,王二麻子眼看著村民們要把自己生吞了的架勢,趕緊灰溜溜的走了。

而此時姜瑩對著面前這幾大缸子的鹹菜、酸菜、泡菜,正滿心期待,等再過幾天就可以吃到爽口的泡菜和美味的酸菜魚了,姜瑩想想就流口水,彷彿魚的鮮味,夾雜著酸菜的酸爽,還有辣椒和蔥薑蒜的香氣向她撲面而來,讓她忍不住狂吞口水。

二孃嬸子和張浩陽就經常笑她,吃什麼東西都能津津有味的人,肯定不是壞人!姜瑩也聽得哈哈大笑。

姜瑩轉身,看到遠遠有個身影朝房子這邊跑過來,等到人影漸漸顯現,才知道,是天順來了。

他站在門口,往裡面探著頭,應該有事要說。

姜瑩也想知道是什麼事情,於是和幾位嬸子作揖,就往天順的方向抬步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