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子澄聞言淡淡一笑,略微思忖一番正色道:

“既不進兵,也不退兵,本爵要在桑乾河西岸迎戰陳軍!”

大帳內頓時一片譁然。

武關一敗後,雙方軍力已然是敵強我弱,更何況陳人手中還有攻破武關的大殺器。

貿貿然與陳軍野戰,只怕是輸多勝少,怎麼看怎麼是取死之道。

衛徹聞言微微皺眉,雖然他已經將決定權交給蕭子澄。

但這並非代表他要無條件聽從蕭子澄的命令,除非蕭子澄能說服他。

“西岸雖有陳軍丟棄的營壘,但其背靠桑乾河,地形上並不佔優勢。

萬一守不住,我軍被河水阻攔,連退路都沒有。”

帳內眾將的神色都不算好看,誠如衛徹所說,陳軍遺留下的營壘,乃是一座進攻型營壘。

陳軍之所以在西岸建造營壘,無非是見先鋒營防守在東岸,這才將營壘定在西岸之上。

為的就是隨時都能擺出強渡桑乾河的態勢,以此威脅東岸的大周守軍麼。

眼下陳軍先鋒部隊被殲,他們進可據河而守,退可收縮兵力全力防禦宣威關。

不論哪種方式,都比蕭子澄提出的移師西岸來的靠譜。

衛徹覺得自己已經解釋的夠清楚了,便停了嘴,詢問蕭子澄:

“如此爵爺還要移師東岸麼?如若是,某想聽聽爵爺的具體方案。”

蕭子澄思慮片刻,道:

“衛徹將軍,武關失守後,桑乾河以西的大片疆域陷入陳軍的掌握當中。

除卻西岸的營壘,陳軍不會給我們構建防禦站穩腳跟的機會。

可我們的最終目的,並非是守住宣威,而是拒敵於國門之外對麼?”

“嗯...”

衛徹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不如索性在西岸陳軍故壘的基礎上加固防禦。

如此我軍省卻大半修繕防禦的時間,可以以逸待勞在此地迎戰陳軍。”

聽著蕭子澄的解釋,衛徹有些意動。

眼下陳軍首戰告捷,東邊的鄭國難免會蠢蠢欲動。

若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戰果,那鄭國定然以為大周虛弱不堪。

一旦鄭國出兵,勢必會印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楚國、草原各部若瞧準時機,出兵摻上一腳....

“然我軍勢弱,陳軍兵力目前還是兩倍於我,若戰不克當如何?”

對此,蕭子澄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將軍別忘了,陳軍攻陷武關之後,又再度揮軍東進,直到桑乾河一戰方才停止。

就目前來說,陳軍在佔領各地關隘縣城過後,定然是要留兵駐守的。”

衛徹眼中光芒閃動,聽到這他有些明白蕭子澄的意思了。

雖說陳軍勢大,可畢竟不是本土作戰。

在佔領一處城池或者關隘後,為了防止百姓反抗,定是要派兵駐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