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華陰。

“師兄,你確定得到的訊息準確嗎?”

西嶽廟前,看著四面人來人往,甯中則疑惑不已。

“訊息不差。”

嶽不群一臉激動,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了,早已練成喜怒不形於色本領的他,在想到前些時日得到的訊息,也是抑制不住心情。

“那發來飛信的是華陰的富商李石德,我助過他一回,也曾見過那人,定然認不錯。”

李石德這人,甯中則還是知道的,為人算是實誠,與華山也有關係,當年那場大災前曾見過那人的面。

那人身姿面貌,當世少見,定然不會是認錯的。

只不過……

“還真是沒想到啊。”甯中則幽幽一嘆,“當年,你我都以為他死了,還立下了衣冠冢,列入華山祠堂。”

“如今看來,這牌位是可以撤了的。”

“當然要撤!”

嶽不群一振袖,道:“不黯當年年紀不過二十,如今十八年過去了,也不過三十八,正值不惑之年,怎能輕設牌位?”

“當年是我等誤會,今日便是來解除誤會的。”

說罷,他在前,帶頭,走進了西嶽廟中。

這西嶽廟,乃是供奉西嶽山神的廟宇,入門是一座插滿香燭的大香爐,大殿中央,是西嶽神的神像,左右各為輔佐之神。

此時尚有一些信徒跪坐蒲團,潛心朝禮,向神許願。

嶽不群與甯中則乃是華山派的人,華山劍派也是道門一脈,也供奉此神,到了這地方,自然也是要上一炷香。

口誦“西嶽大帝”。

雖說當朝是取消了五嶽神的帝號,不過民間叫法習慣了,依舊還是以帝稱之。

“兩位,可是來尋廟祝的?”

待他二人燒香祈禱完畢,一個十歲左右的童子穿淺黃的道衣,扎一個雙髻,唇紅齒白,走到他二人面前施禮。

嶽不群問道:“廟祝可是姓唐?”

“正是。”

嶽不群心中大喜:“是極,是極,且帶我與內人,去見唐廟祝吧。”

“請。”

童子口誦道言,手中甩一柄拂塵,在兩人身上便是兩掃,然後扭身,走在前面位之開路。

嶽不群與寧中緊跟其後。

出了大殿,便向廟宇深處而行,走在兩側道路之上,過一會,便見一座青蓮盛開的湖泊當中,魚兒暢遊,中央是個小亭。

那亭中是一方石桌,幾個石墩,桌上放著小火爐熱水,煮茶。

一個看面相只有二十來歲的白袍道人端坐其上,手中抱著一卷古籍,開口道:“嶽師兄,既然尋到這裡了,那便過來吧。”

他一開口,內息運轉,丹田發音而震四周。

湖中小亭與嶽不群二人還有十丈之遠,但那聲音依舊清脆乾淨,如同就在耳邊響起一般。

“唐師弟,多年不見,我本以為你當年在那大災中被傷了性命,傷心落淚了數日。”

“沒想到你卻還活在世間,實在叫為兄高興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