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又是過了數日,唐煜潛修唐家功,揣摩手中武。

夜裡修來十八口,白日用去八口,以練武功,用了十日才算築基完成。

丹田氣海當中,九十九口內息攢作一團,一團紫氣,乃是唐煜初試紫霞的結果。

一道真氣內息自丹田出,繞經脈,化作內勁迸發,幾個呼吸間便又恢復過來,不似往日那般施展開後,便要徹底沒一口內息。

這是已經紮好根基,開始蓄氣衝脈了。

不得不講,這些時日,唐煜隱隱覺得自己莫非是什麼千年不遇的練武奇才不成?

那令狐沖的手札之中,獨孤九劍的理路瑣碎極了,四友武功也是各有機杼,劍、指、判官筆,大不相同。

可即便如此,還是叫他揣摩出不少精義來,甚至是融匯貫通。

九劍的理路融匯進自己的掌法當中,判官筆的打穴功夫融匯到點穴指法之中,玄天指也是算登堂入室,可化小酒盞的清水為堅冰。

如此,再閉門造車也沒什麼意思了。

靜極思動,唐煜便有了入江湖的念頭,更是為了諸多其他機遇。

既然已經斷定這乃是一脈相承的金繫世界,而金系高人素愛留傳承,為何不去求?

終南山的碑刻。

崑崙山的經文。

也就是不知俠客島到底是何年月,否則太玄經也是個好選擇。

就是碑刻可能時間久遠,腐蝕不堪,崑崙極大,難尋經書,俠客島南尋蹤跡,唐煜也有一個好去處。

那便是少林寺。

講實話,雖不喜歡那些無德貪財,敗壞佛法的僧人,但金系少林寺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門派。

其設立達摩、般若二堂。

這達摩堂精研自家少林武功,推陳出新,到了鹿鼎記時代已經完善了一條標準的培養模式,甚至是易筋經這等內修神功都能多人修行。

而般若堂,則是鑽研天下各門各派的武功。外出行走的弟子所見的武功路數,回少林時先般若堂稟報,截長補短,補全自家武功薄弱之處,更是積累武藏,等若天龍時期的琅嬛玉洞。

易筋經在金系一向被稱之為至高無上的武功寶典,哪怕是神功奇功無數,這個名頭都沒有徹底摘去。

更不要談七十二絕技了,其中幾門絕技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諸般所要,盡數要入了江湖才能一求。

……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啊!”

玉山旁,小酒樓中二層,一身儒生打扮的唐煜酒盞微晃,看著窗外美景,嘆一口氣。

“這地界的人安穩久了,殊不知即將大難臨頭,不復安穩。”

未來清兵入關,神州大地將有如何變化,只是看史書記載就叫曾經的唐煜頭皮發麻,心有慼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