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賢王府。

八賢王說道:

「小友,封你做燕雲王之事,我其實是反對的。」

八賢王隱居避世已久,為助諸葛半山變法,雖然回到王府了,除非在正式場合,很少以本王自稱。

許仙笑道:

「燕雲王不好做呀,如果王爺能向陛下進言,撤了我的王爺之職,我也好做個富貴閒人。」

八賢王說道:

「金遼開戰在即,大楚軍隊卻是一群烏合之眾,根本上不了檯面。

就算遼國被滅,也是因為金軍勇武,楚軍的不堪一擊將徹底暴露,金軍肯定會趁勢揮軍南下。

如果遼國贏了,也肯定會報復,對大楚用兵。

小友做了燕雲王,鎮守燕雲十六州,幫大楚守住邊疆,又何懼遼金?大楚的江山穩如磐石。

陛下封小友做燕雲王,確實是才盡其用,明智之舉。」

許仙奇道:

「既然讓我鎮守燕雲十六州是個好主意,王爺為什麼反對呢?」

八賢王嘆道:

「沒有小友坐鎮開封府,我擔心變***走偏了。

我只是希望小友有空多回來走走,有小友在,他們才不敢亂來。」

八賢王是擔心楚徽宗和六賊為了利益,暗中斂財,搞得民不聊生,讓變法變成一場笑話。

許仙笑道:

「王爺不是有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的金鐧?

有正氣凜然的八賢王坐鎮,誰敢破壞變法?」

八賢王搖頭道:

「金鐧只能起到一種震懾作用,當大家都不認了,就沒用了。」

昏君和讒臣的判斷標準不是那麼簡單的,楚徽宗昏庸,六賊貪婪,整個大楚壞透了。

在這種形勢下,八賢王如果真的敢上打昏君、下打讒臣,肯定會被扣上反賊的名號,遺臭萬年。

言不聽,計不從,說多了,反而惹得楚徽宗不高興。

失望之餘,八賢王才離開京城隱居西湖。

八賢王的金鐧,也要在遇到明君的時候才有用。

辭別八賢王后,許仙就開始準備去雲州的事宜了。

為了方便行事,許仙決定讓天殘、地缺、七殺、破軍、貪狼等人也一起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