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暘宏科技會擴大產能。”

謝暘看著幾人,笑著說道。

“謝總,咱們這裡也沒有外人。暘宏科技再擴大產能,好像跟我們高新區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啊,畢竟,你們的生產都是代工廠代工的……”

田興志有些不樂意了。

暘宏科技產能擴大再多,有屁用。

都是在其他地方的代工廠加工的。

這不能增加高新區的就業崗位,也增加不了高新區的多少稅收,反而是他們代工廠所在的區域不僅增加了就業崗位,還能增加更多的稅收。

“謝暘啊,目前你們公司還在免稅期呢,直接投資在咱們高新區多好……到時候,直接建成一個暘宏產業園。”

周齊桐也開口了。

打造一個屬於暘宏科技的產業園,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有著莫大的好處。

管委會不用到處拉投資。

而暘宏科技卻可以把眾多的產業整合到一起。

“周主任,您也知道,目前不是我們擴張速度不夠快,而是人才需求一直無法得到滿足。別的不說,就是目前,我們在多所大學招聘應屆畢業生,甚至在社招上也一直沒有絲毫的停頓,可目前,不管是我們的數控技術相關,還是計算機、通訊領域,依然大規模缺乏高階人才……”

謝暘沒有說是否同意。

而是把目前的問題擺出來。

經開區管委會不是不知道,可他們也沒辦法。

“那啥,我們管委會前兩天還在討論,準備年後多聯絡一些大學,到時候組織我們轄區內的重點企業去一起進行校園招聘。”

周齊桐尷尬不已。

這問題,根本就沒法回答。

高新區下轄的眾多企業,以為暘宏科技瘋狂招人,給的待遇比其他企業都好,導致了來到這邊的優秀人才都湧入了暘宏科技。

暘宏科技依然缺人。

其他企業更加缺人。

畢竟一般的技術人才,有著外資背景的,很多都瞧不上。

“校園招聘?好的要麼是在之前就被學校分給了國營企業以及事業單位,要麼就是在之前已經跟用人單位簽訂了合同……周主任,其實要解決這問題,其實很容易,只要高新區願意為來這邊的專業技術人員提供落戶等政策,我想將會有更多人湧入到這邊。”

謝暘看著周齊桐,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戶口!

尤其是城市戶口。

在九十年代初期,這個無數人都向往著吃商品糧的年代,依然是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的。

以前大學上學,檔桉跟戶口都會遷移到學校,而學校有各種補貼,大學生在考上大學的時候就成了城市戶口,國家幹部。

可在目前眾多的國營單位、企事業單位經過恢復高考後十來年的人才補充,已經不再那麼缺人了。

而大學卻依然在緩慢地進行擴招。

自然就有那麼多人無法進入他們理想的好單位。

可如果不服從學校的分配,檔桉跟戶口,也就沒有單位接收。

這樣的情況下,願意自己找工作就業,出來闖蕩的大學畢業生就少了很多。

即使分配的單位很不理想,甚至工資可能都發不上,很多人依然得去報道,就為了有能接收戶口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