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帶刀庫的數控銑,蘇明強頓時大喜。

加工中心可比數控銑床的市場大多了。

他們已經用暘宏科技的數控系統跟核心零配件生產出來數控銑床,只要控制系統沒有問題,增加刀庫等,就容易了。

數控銑床跟加工中心的差別,就在於數控銑床只能手動換加工刀具。

差別不大,可技術含量完全不在同一個級別。

對於系統的控制能力要求更高,系統執行時資料處理量不知道大了多少。

“系統功能跟控制能力沒有問題。問題在於機械方面,我們生產的零部件精度等跟系統有些不匹配,無法把系統的真實效能發揮出來。”

齊昊解釋著。

作為技術負責人,本來該保密的。

謝暘這個老闆給他吩咐了,自然也就不保密。

“這……”

蘇明強臉上的笑容頓時僵硬了。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具體有些什麼問題,能詳細說說嗎?如果只是機械製造精度不達標,我想我們應該有能力解決。”

費玉來聽零部件生產精度不夠,不由出聲了。

齊昊詫異地看著他。

“這是第一機械集團的費總。”

謝暘當即介紹。

從知道了第一機械集團具體情況後,謝暘就在打對方的主意。

一家專門從事機械加工的集團公司,不只是搞加工,還有研究如何提升加工精度等的科研團隊,甚至連熱處理、表面處理、加工工藝等的研究都是屬於第一機械集團的業務。

可能下屬工廠整體技術實力不好,如此龐大的規模,第一機械集團怎麼也有一些頂級技術工人跟高精度的裝置不是?

有好幾家專門用來加工高精度零部件的工廠。

裡面裝置不一定先進,但是技術工人的經驗、技術水平都是最頂級的。

謝暘廠裡的實驗裝置,有不少的精度都非常高,靠著自己廠裡那些裝置跟生產能力,肯定不行。

第一機械集團能承接他們高精度零部件,這對暘宏科技發展有著莫大好處。

暘宏科技目前不管如何挖人,都是沒有可能挖到第一機械集團那麼多的頂級技術工人。

沒辦法。

以前計劃經濟時代,工人可是國家主人翁,成了工人,從結婚到生孩子再到死,一切都有國家負擔。

不是萬不得已,誰願意去打工?

不是幾年發不起工資的,那些頂級技術工人,真不會有幾個給私人企業打工。

謝暘之前讓侯平去天府機械廠挖人,就是知道天府機械廠這些年效益非常差,一年也就發兩三個月工資,即使這樣,廠裡的人那種身為工人的自豪感,依然讓無數人羨慕。

要不是他們吃不起飯很長時間,這幾年都過得無比苦逼,謝暘給再高的工資,楊德治等人都是不會來給他打工的。

“對,高精尖端加工業務,我們在國內也還算第一梯隊。”

費玉來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