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都看向馬良。

顯然,他的回答至關重要。

“只要資金沒有問題,我們建設速度問題也不大。如同謝總所說,多調集一些挖掘機進行土方施工,多調集一些運輸車輛運輸土方……”

馬良一臉自豪地說道。

他也清楚,大專案的競爭是很激烈的。

暘宏科技4.3億的工程,利潤超過5000萬,是任何一個大型建築施工公司都無法放棄的一塊肥肉。

“土方就不用運走了,直接運到旁邊另外我們還沒建設的區域,未來,或許我們會在公司內部建設一座公園。”

謝暘開口說道。

幾人愣愣地看著他,旋即都一副明白了的表情:他們認為,謝暘是為了節省成本,同時也為了節省施工時間。

地下室每一層都是好幾萬平方米的面積。

每一層都是4米的層高,這就意味著土方工程總施工量有上百方的土需要挖出來。

暘宏科技新廠房的建設,最大的難度就是地下層建設。

“謝暘,真的需要這麼大的地下空間?整體的建設成本,地下空間幾乎佔據了一半……”

周齊桐是知道暘宏科技建設方桉的。

也就是看了設計院按照謝暘的要求出的整體設計圖,才先找孫銘盛,讓他先幫忙準備資金。

他不瞭解謝暘要幹什麼,考慮到謝暘的背景,他沒有去幹涉這方桉。

現在有可能資金不足,加上施工難度大。

所以希望謝暘能減少地下空間。

越快有成果,他也就越快能升上去,到時候就有更大的舞臺來施展。

“周主任,地下空間是不能減少的。我們以後的主要業務就是電子方面的相關研究,很多裝置都會非常精密,對於環境要求比較高,在地表上的建築內建設,成本更高。”

謝暘沒有具體解釋。

反正地下建築面積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減少的。

大量的實驗室以後都要安置在裡面,地下室不像地面建築,一旦上面建設好了,地下空間就非常難以拓展。

“土川地處沿海,空氣潮溼,每年都會遇到颱風等天氣,這些對於高精密裝置並不友好……”

謝暘其實明白,高精密電子產業,在北方那種天氣乾燥的區域更合適。

不過,謝暘想要發展晶片等產業,對於水資源要求又更高。

特別是高純度水。

一切都只能一步步來。

現在不過是打基礎,做好準備。

“如果不把挖出來的土方運走,工期會加快不少。”

馬良說道。

“合同中註明,按照各個專案分期,每提前一天完成,給10萬獎勵;每延遲一天,扣3萬工程款……質量獎同樣也有……”

這是謝暘早就謀劃好了的。

當初建設國貿大廈,工期每提前一天,獎勵5萬;延遲一天罰款5萬。

整個建設過程,三局一公司拿到了上百萬的獎勵。

馬良頓時大喜。

謝暘要求的工期短,時間緊張,只要安排合理,還是能按時完成的。

現在提出工期提前一天多給十萬獎勵,大不了多安排一些人跟裝置,在按時完成工期的同時,還能有很多結餘。

何況,哪怕延期一天,也不過才罰款3萬。

對施工方來說,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