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送上門的土地跟貸款都不著急?(第1/4頁)
章節報錯
謝暘不覺得自己的暘宏科技有那麼讓這些幹部重視。
一時間,心思電轉。
不知道為什麼周齊桐跟田興志兩人會問自己。
高新區引進一些什麼產業,在成立之初應該就有定論的,而不是問自己。
“領導,具體要什麼產業,我也不知道啊……反正咱們國內目前什麼配套都差,一開始發展也不會太快,只有發展過程中,逐步完善配套。”
謝暘說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官方!
兩人卻無語,專門來找謝暘,已經展現了誠意。
就是想知道謝暘身後靠山們的想法。
那些制定政策的大佬們對於發展,比誰都清楚。
透過謝暘打探出來,直接做一番成績,那好處,就不用說了。
對於謝暘如此官方的說辭,他們自然不會就此。
“謝暘,我們可是真心想聽聽你的建議。”
田興志眉頭擰在了一起。
1000畝土地都願意免費供應!
“暘宏科技不想成為試點,我們也不強求。可你也不希望配套產業距離太遠,運輸成本高不說,交貨期也不好控制……”
周齊桐嘆了口氣。
果然來自高幹家庭,說話滴水不漏。
謝暘快無語了,這兩位今天是咋的了?
雖說以自己的經驗,給他們指導工作綽綽有餘,可彷彿自己成了他們上級領導。
這就……
“兩位領導,說真的我也不知道。不過,如果真的要發展,以目前土川的定位以及上級對這邊的期待,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咱們這邊可不只是承擔進出口貿易……這裡靠近香江,引進技術比其他地方容易……亞洲四小龍的騰飛,大部分都是電子工業等輕工業,還有金融業等,畢竟高科技產業發展,最缺乏的就是資金……”
謝暘想了想,既然兩人如此誠心,索性就說說把。
土川的發展他是知道的。
作為最年輕的城市,目前只要有投資,自然歡迎。
這就導致了後面不少不符合發展的企業必須搬遷。
其他地方自己干涉不了。
高興區這邊,如果真能全部都是高新產業,對於謝暘自己公司未來的發展有著莫大的好處。
人才、資金、政策集中。
甚至配套也在周邊,確實會省卻很多的麻煩。
曾經他那個世界製造業強悍,就強悍在配套。
整個世界,就只有那一個國家擁有最完善的工業製造系統。
謝暘越說,兩人眼睛越亮。
果然!
這傢伙是知道上面政策的人,提的這些非常清楚、明瞭。
“這麼說來,招商引資就不能再以那些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對環境汙染很大的產業了?那些產業,可是很快就能見到效益的……”
周齊桐有些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