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眼珠轉了轉,“事在人為。陛下金口玉言,自然不能下旨收回,但我們可以想法子讓宛城縣主主動交回啊!”

周啟心中一動,面上卻不動聲色,“自來財帛動人心,都已經到手的東西,她又怎肯交回?

“朕也不好對她曉以大義,何況中間還隔著一個宋皇弟。”

再說,他堂堂的皇帝,想不到充盈國庫的其他辦法,不顯得無能麼!

江宇和章廉轉向馮彰:“馮編修足智多謀,不如您來想個法子?”

周啟也滿是希冀望過去。

馮彰心中暗罵江、章二人,卻不得不對周啟道:“倉促之間,臣也難有良策,不如陛下寬限一些時日,臣定當想一萬全之策。”

周啟滿意地點了點頭,“若有良謀,朕也不在乎遲早。想必裡面的東西他們也運不空。”

他已派下明崗暗哨無數將冷宮團團圍住,冷宮裡運送出去多少東西他心裡是有數的。

放下了心裡的這塊石頭,周啟覺得輕鬆了不少,微笑道:“至於宋皇弟的事,我們慢慢再說,如今大衍仰仗他之處頗多。”

“臣建議,”章廉道,“以後給大將軍王的糧餉削減一部分,如此一來,養不起那麼多兵,大將軍王自會遣散一些人。

“如此一來,不是等於削弱了大將軍王的兵權?

“雖然如今邊疆還不算太平,但只要我國日漸昌盛,陛下也可以親自簡拔心腹大將,以與大將軍王分庭抗禮。”

周啟看向馮彰,馮彰微微頷首:“只是此事要不動聲色去做才好,前秦末年為了應對各地義軍,秦末帝曾開武科,臣以為,未嘗不可拿來一用。”

此事周啟也是知道的,他暗暗思量,若是當真能行,那殿試三甲可就是天子門生,還不死心塌地效忠於自己?

之前是無人可用,才任由宋清齋一家獨大,若是自己能選拔出將帥之才,便可名正言順分他兵權了!

江宇鼓掌稱善:“二位所言甚善!”

周啟頷首,“如此,三位愛卿便擬好本章,下次朝會,你們便可當廷提出,朕交由百官廷議。”

當然,不論廷議的結果如何,他都會堅持開武科的,而且最好今年就開!如此,來年春天便可見到自己的得意門生了!

**

許寄彎腰從泥溝裡抓起一條黃鱔,興奮地道:“瞧瞧!今晚又可以吃到美食了!”

宋清齋知道許寄會親自到田間地頭進行指導,卻不知道她還能毫不猶豫挽起褲腿到泥地裡去!

不過看著她興奮的模樣,宋清齋的心情也跟著輕快起來,忙也跟著下了河溝,幫著她攆黃鱔。

在許寄那個時代,黃鱔已經滅絕了,只在博物館中保留著標本。

起先看到還以為是水蛇,聽溫嬤嬤說是可以做成美味的黃鱔,她立刻來了精神,親自去捕捉。

過去荒年,但凡是能吃的幾乎都被百姓吃光了,這也是這幾個月來宛城百姓不愁吃喝了,才給了黃鱔繁衍的機會。

只是數量不多,個頭也不大,許寄和宋清齋捉了十幾條也就罷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