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安回去跟許寄覆命,毫不隱瞞把在蘇正那裡遇到的事情說了。

當時正巧宋清齋也在,他招手叫過藏鋒,藏鋒立刻笑著說道:“蘇縣令出身貧寒,他岳家楊家卻是他們當地首戶。

“因得了楊家資助他才能讀書科考,後來他老母病故也是楊家幫忙傳送的。

“後來蘇縣令高中進士,楊家立刻把女兒嫁給他,如今的錢糧師爺是他的小舅子。

“念著楊家昔日恩情,蘇正對小舅子多有縱容。”

許寄皺皺眉,跟宋清齋說:“若是這個小舅子礙事,能不能請大哥幫忙換了他?”

對於一個縣來說,錢糧師爺還是很重要的。

宋清齋頷首:“小事。”

隔了兩天,許寄聽孫安跟她碎碎念,說是蘇正把小舅子趕出了衙門,為此蘇楊氏同他大鬧了一場,連蘇正的臉都抓破了。

但蘇正守住底線,愣是沒鬆口。

不光如此,他還把縣衙從上到下徹底清查了一番,把那些尸位素餐或者品行不端者全都清退了。

蘇正已經開始獨守空房,楊氏惱他忘恩負義,一氣之下帶著弟弟回了孃家,但他堅持自己沒有錯,寫了一份陳情書,跟老丈人剖明厲害,言明過段時間再去接回妻子。

然後便兢兢業業忙碌縣裡的事情。

萬萬沒想到,會接到陛見的聖旨。

天子腳下,他這個七品縣令比芝麻粒大不了多少,別說陛見了,就是見個二三品的大官都是奢望。

他連夜換了新官服,跟傳旨官火速進京。

周啟仔細打量跪在面前的清瘦中年人,問他:“你便是宛縣縣令蘇正?”

“是。”蘇正伏在地上,大氣不敢喘。

周啟微微向前探身,道:“朕且問你,大將軍王和許寄到了宛縣,都在做什麼?”

他先前派了人監視,一開始還能遠遠觀望,但後來便被宋清齋派人給“請”走了,別說聽見他們的言辭,便是遠遠看他們在做什麼都辦不到。

蘇正心中疑惑,卻還是老實回答:“大將軍王帶著縣主踏看了本縣所有的土地,然後縣主制定了耕種計劃,並提供了糧種和秧苗,著臣分派到戶,抓緊時間耕作。

“因為本縣並無多少存糧,所以這段時間農戶所用的口糧都是大將軍王和縣主提供的。

“縣主還在每個村子裡都養了禽畜,老人和孩子負責餵養,說是到年底的時候便可宰殺了分發。

“縣主還建議臣給那些沒有田地可種的百姓另找一些生計,臣這段時間正在忙這些事。”

周啟眉頭皺起,聲音沉沉,問道:“他們手中哪來的那麼多糧食?!”

“臣不知,”蘇正心中納罕,此時不應是糾結這個的時候吧?但還是老老實實回答,“但多數都是粗糧,細糧很少,只有節日的時候每人能分到二兩米二兩面。”

周啟又問了一些細節,諸如每次宋清齋和許寄調配的糧食數量,護送糧車的人手多寡等等。

蘇正覺得事情的走向越來越詭異,怎的皇上不關心黎庶疾苦,反而關心這些不著邊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