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尤掂量著煤塊,嘿嘿笑道:“先別管這些事情,告訴你一個好訊息。”

“什麼好訊息?”

沈黎搓著黃泥,混合著稻草,手凍僵了便放在爐子邊烤了烤。

“我今日個一早去糧鋪詢價,你猜多少錢來著?”

“三兩一斤?”

“倒也沒那麼便宜,現在是五十兩一斤。”

五十兩,那便相當於一千塊錢一斤了。

現在是有錢人家能吃得起了。

但這些遠遠不夠,沈黎搖頭道:“起碼要掉到三十文一斤,才能吃得起,我的目標是十文一斤。”

相當於大米二十塊錢一斤。

這個價格放在現代,已經算是有些貴了,但放在大渝,卻是痴人說夢。

沒有雜交水稻,任何時代的大米,都不可能掉到如此低廉的價格。

少說也得三五十文一斤的樣子。

大米,自古以來都不是平民老百姓的吃食。

大多是吃芋頭,混合其他雜糧的糊糊,即便是佃戶,收了米,也捨不得吃,收起來賣掉還錢。

偶爾能吃上一頓大米,也算是改善伙食了。

至於肉類,那更是痴心妄想。

所以沈黎的作坊,能搞三菜一湯,頓頓大米白麵配肉,哪怕不給工錢,人們也會打破腦袋擠進去。

姜尤笑道:“十文一斤不太可能,不過我今日買糧,糧鋪表面上還以五十兩一斤出手,但若是我要的較多,可以便宜一點。”

“便宜多少?”

“一兩銀子一斤。”

他頗為得意的雙手抱胸道:“說明糧商,也不是鐵板一塊,現在已經有人堅持不下去了,尤其是咱們這個紅薯的出世,已經有糧商開始陸陸續續的拋售糧食。”

“倒還不錯了。”

這才第二批的紅薯送過來,就已經有人繃不住了。

別看秦補拙現在穩如老狗,實際上仙平的探子回來之後,他也有些難受了。

苗歡盈特意在仙平各處張貼大棚技術大獲成功的海報,讓各方探子回去有個交代。

秦補拙聽說仙平搞出大棚技術,冬日裡百姓們也能吃到夏季的果蔬,頓時有些慌了。

他不得不信,尤其是探子拿回來了一顆,西紅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