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香皂定價(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個產品做的好,便會有很多經銷商上門尋求大批次拿貨,任何時代都會有這種經銷商。
但在資訊極為不發達的古代,這種經銷商大片存活,其中茶商,油商,布商最為出名。
由於不方便出遠門,交通不便利,導致資訊的不發達,這些商人從外地買了貨,再送到另外一個地方去賣,價格上可能要翻幾倍。
所以便有商人重利輕別離的說法。
這種大幅度漲價,有時候會被其他人知道,便對商人產生厭惡之感,覺得他們是蛀蟲,是投機取巧的敗類,所以文人雅士對於商人也格外厭惡。
加上朝廷抑制商業發展,時間一長,商人名聲更是臭不可聞,甚至堪比戲子,因為他們都是玩嘴皮子的。
沈記的肥皂價格低,是這些商人需要的。
金陵城的市場,他們可以給沈記,但出了金陵,價格就是他們說的算了。
二兩銀子的進價,比之前的進價可是低了八兩銀子,他們拿到其他地方,可能是二十兩一塊,也有可能二十五兩一塊,甚至賣到草原上,四十兩一塊。
雖然看的暴利,但中間運輸也有損耗,而且有風險,各地的山賊,還有通關費用等等,實際上落到他們的手裡,並不多。
幾個商人第一批定下來,足足三十萬塊。
沈黎還在擔心產能不夠時,詹良才卻笑著捋須道:“東家無須擔心每日產量,現在我們開了四個作坊,請了一千三百個小工,每日可做十萬塊香皂,正愁沒地方出售呢,整個金陵,每日最多消耗兩萬塊,而且後續還會繼續漸少,如此情況,我們必須分銷到其他各個地方。”
“沒關係,我不是怕他們賺到錢,有他們替我們開啟市場,自然是好的,而且現在產能太好的話,你需要做一下包裝,你看看你現在的香皂,都是一股腦的丟在盒子裡,客人要的話,便伸手拿一塊,這樣不好。”
詹良才點點頭:“那應該用紙包一下。”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肥皂自從出世後,便被人定位比皂角香皂低端一些?實際上肥皂並沒有任何低端的地方。”
沈黎耐心的解釋道:“是包裝,你看看皂角香皂,外面用個精緻的小盒子,還可以抽拉的。你再看看我們的,只是用紙包一下,如此對比起來,哪個更高階?包裝,對於一件產品,十分重要。”
詹良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少爺說的極是,我馬上整改。”
“實際上,高階一些的香皂,你可以賣的貴一些,有的客戶,他們不缺錢,怎麼說呢,他們要的是感覺。”
“比如兩塊一樣的蘿蔔,垃圾堆裡一分不值,菜市場裡值兩文,小商販裡,一盤蘿蔔絲,可能就是十文,而在酒館裡,就是五十文,在咱們味極妙酒樓,那可就是十兩銀子。”
“我是說過,肥皂可以拉住一些低端消費市場,但現在咱們有了高階市場,結果你定價太低,那些人會覺的,你心虛,不敢賣太貴,你害怕,所以你的產品有問題,實際上我們的產品是沒有任何問題,甚至比皂角香皂更好,那麼,你的定價會導致,富人看不上,窮人買不起,你只能選擇賣給這些商人,拿到外地後,一塊香皂狂賺幾十兩銀子。”
詹良才嚥下口水,誰說少爺不懂商賈之道的?
“少爺說的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