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亞洲有四小龍,香港、寶島、新加坡和韓國。

但在這個時代,香港一騎絕塵,遠超其他三小龍的發展速度。

不過越是臨近1982年,香港市民則變得越來越浮躁。

因為有訊息傳出,關於香港問題的中英會談可能明年就要開始了, 很多人不禁對未來感到迷茫。

張俊很清楚談判的最終結果,所以最是淡定,在很多人準備撤出香港,做好了去其他地方另謀發展的打算,但張俊卻依舊我行我素,繼續紮根於香港。

不少洋行已經開始在處理自己在香港的產業了,目前還不夠明顯,但是到了明年,甩賣資產的現象不絕於縷, 香港樓市也將再次暴跌。

張俊已經做好了接盤的打算。

經過三四年的瘋狂建造,海港城、時代廣場、國際金融中心皆陸續竣工,香港的經濟如此繁榮,又是自由貿易港,每年來香港旅遊和購物的遊客超過百萬之多。

此外,鳳凰傳奇影視基地也竣工了,成為了香港一大旅遊景點,很多外國人想要了解中國古建築,這裡便是首選之地。

秦王宮、唐城、漢城、銅雀臺、明清代皇宮、襄陽城等等,看著眼前這些恢弘大氣的建築,一股難以言狀的歷史凝重感撲面而來, 不禁讓心神震盪!

不愧是傳承五千年的大國, 壯哉!!!

在這裡,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讓很多老外沉迷。

國外的報紙只報道中國積貧積弱的樣子,內地電影想要在國外拿獎,必須拍自己的國家拍的很貧窮,人性很黑暗, 只有醜化自己,才能得到國外評委的認可。

張俊從來不屑於這類獎項。

傳奇電影的電影幾乎都是在將中國香港的經濟繁榮的一面展現出來。

一部《三國演義》不僅風靡亞洲,而且還在歐美地區傳播開來。

張俊瘋狂對外輸出中國文化,甚至於還想在他們的教材裡面詳細地介紹中國歷史,然後再介紹一下他們這些歐美列強的發家史,甚至於還想寫一本書,書名就叫《一個強盜是如何崛起的?》。

……

……

“香港的經濟越發繁榮,樓市價格已經漲到了一個極其恐怖的程度,接下來我判斷,香港地產會因為中英談判而暴跌。華人置地暫緩開發新的專案。轉而將資金投向日本和新加坡!”

張俊沉聲,對馬世民和霍建寧說道。

1982年震驚世界的摔跤!!!

張俊看很多網路裡面都這麼寫,所以印象深刻。

之後是好幾年的房地產低迷期。

而大型地產專案一兩年時間是少不了的,不就正好撞上了。

反而是日本和新加坡的房地產在這期間發展迅猛,尤其是日本東京,都快趕上坐火箭了,到了八十年代末,號稱東京一家城市的房地產就能買下整個美國, 這就不難想象,日本當時的房地產泡沫已經大到何種地步!!!

此時進入日本房地產市場, 時機恰好。

新加坡目前沒有香港繁榮,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香港都遠超新加坡。

倘若沒有張俊這個異類存在,那麼,新加坡的發展潛力遠超香港,製造業和高科技產業都不是香港能比的。香港也就房價比新加坡高,其他的東西根本不值一提。據悉,香港還有近八成的土地未開發,各大地產商都捂地,慢慢開發,就是為了推高房價。

張俊最是見不慣這種行為,雖然他也囤地,但是卻積極開發,解決民眾的住房問題。

馬世民和霍建寧紛紛點頭應道。

他們也覺得,適當的轉移投資,無疑是一種規避風險的好辦法。

“霍建寧就負責前往新加坡開闢市場,馬世民你就負責在日本建立分公司!”

張俊說道,“時代廣場購物中心自從對外營業之後,生意十分爆火!我便想打造一個專門屬於我們公司的品牌,可惜時代廣場並不是唯一,不僅紐約有時代廣場,而且其他地方也有時代廣場。”

“老闆,要不然就叫傳奇廣場!”霍建寧建議道,“順便還把香港時代廣場也改成傳奇廣場!”

張俊聞言不由點頭:“嗯,改成傳奇廣場挺不錯的。”

一個傳奇廣場就是一個城市綜合體,能夠將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交通等城市功能之間的多項以上進行組合,並在各部分間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動關係,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多元複雜而統一的建築群落。

雖然投資巨大,但是收益驚人,每年收租可以收到手軟。

城市綜合體大的開發難度其實是比較高的,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華人置地公司暫時先在日本、新加坡等地積攢經驗,可以為進入內地房地產市場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