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蒼松和那幾個女孩子跟著後勤主任,走出了校長辦公室,後勤劉主任就喊來一位中年女教師,讓她去安排四位女教師的宿舍。

林蒼松就隨著劉主任,來到了一排半新不舊的瓦房跟前,被安排在一個房間裡。

這裡就是林蒼松的辦公室兼宿舍了。

房間裡有兩張床,三張辦公桌。

令林蒼松滿意的是,每一位老師的辦公桌兒上,還有一臺電腦。

林蒼松他們進來時,裡面已經坐在兩個中年男老師,正在辦公桌前埋頭備課批改作業。

看到後勤主任領著一個年輕人進來了,就知道是新分來的大學生。

“李老師,尚老師,這是咱們學校新來的林老師。”

林蒼松急忙恭恭敬敬:“兩位老師好,以後請多多指教。”

“小林,不要那麼客氣,以後說不定我們還得請你幫忙呢,論本事論能力,我們和你差遠了,你是正規軍,我們嘛,就是土八路。”

後勤主任又說了幾句話,就離開了。

林蒼松看到一隻床上空空的,就知道一定是有人調走了,這床於是就歸自己使用。

他於是就把鋪蓋鋪到床上,疊放整齊。

心裡立刻就有了一種歸宿感。

林蒼松還是很善於溝通的,他很快就和兩位老師搞得非常熟悉了。

交談中得知,兩位中年教師,都是附近村裡的,每天下學之後就回家,家裡還有責任田。

李老師是八十年代中師畢業,而尚老師則屬於民轉公。

中師畢業林蒼松還不難理解,可是民轉公林蒼松怎麼也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兒。

兩位老師費了好大勁兒,才給林蒼松解釋清楚。

原來,20世紀80年代初,由於正規教師缺乏,國家一下子又培養不出那麼多大學生,只好從社會上招收臨時教師,這些臨時教師就是後來的民辦教師。

他們的學歷大多都是高中畢業,個別的甚至初中小學畢業的都有。

不可否認,這些人也為農村的基礎教育作出了貢獻,他們很多人一邊教書,一邊學習,還是能夠勝任這一工作的。

但是其中也不乏濫竽充數,渾水摸魚,誤人子弟之輩。

不過他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到了最後,國家就把他們全部轉正為國辦教師。

這也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不過現在因為國家實行學歷達標規定,這一批民轉公的教師,已經透過函授電大等途徑,取得了大專學歷。

不少人甚至還取得了高階職稱。

在鄉鎮學校,很多校長和中層領導,就是由這一批人把持著。

“李老師,尚老師,俺初來乍到,涉世未深,以後還得兩位前輩多多指教。”

“小林,來到這裡,咱們就是難兄難弟,你以後也不用什麼客氣,我們兩個就是你的哥哥,你就是我們的小弟。”李老師快言快語。

“那怎麼可以呢,你們比我年齡大這麼多,我怎麼著也得喊你們叔叔才對啊。”

“單位裡不興排輩兒,就這麼定了,咱們哥弟稱呼。咱們既然在一個單位共事,又住一個宿舍,這也是前生修來的緣分。中午規定不讓喝酒,晚上咱們三個一塊吃頓飯。”

林蒼松急忙說:“兩位哥哥,晚上我請你們吃飯。”

尚老師一擺手地說:“小林,得了吧,你剛畢業,一分錢工資沒領,還是我們請你吧。”

林蒼松也沒有想到,他和同事融入得居然這麼快,心裡也有了一絲絲的安慰。

這裡雖然窮鄉僻壤,人倒很是熱情厚道,就衝這一點,他也該感到滿足了。

因為沒有了距離感,三個人就開啟了話匣子,幾乎無話不談了。

“兩位哥,咱們這所學校到底怎麼樣啊。”

“這還用說嗎,鄉鎮中都特麼一個德行,都是全國最次一等的學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