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他不仁,吾不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譚見太史慈說出援軍之事,以為其斥候探得行蹤,不屑道:“既知吾援軍到來,還不速速退去,否則必叫汝等死無葬身之地也!”
太史慈聽罷哈哈大笑,以槍指袁譚,故意大聲喊道:“汝被吾大軍圍城日久, 不知外界變化。
那顏良淳于瓊早被牽將軍以水攻之計大敗,三萬大軍灰飛煙滅。
顏良命大僥倖得脫,如今狼狽逃回鄴城,淳于瓊更加不堪被牽將軍當場生擒,待押回北海少不得一剮。
若汝等識相開城投降,吾可既往不咎, 保汝等性命, 若再負隅頑抗, 城破之時,無論良賤頑愚,盡皆屠戮!”
太史慈使足力氣大喊,聲音洪亮遠近皆聞。
城上眾人,無論守將亦或士兵,聽到太史慈言援軍大敗,皆面露懼色,私下交頭接耳起來。
袁譚見城上士兵慌亂,趕忙大聲回道:“汝以為憑三言兩語便能詐得吾城乎?
顏將軍世之虎將,且有大軍三萬跟隨,休說牽招帳下,便是整個北海又有幾多兵馬可用?
居然在此大言不慚,言大敗顏良將軍,莫非皆當吾等為三歲稚童乎?”
說完放聲大笑。
而城上其他將領聽完亦隨同大笑,只不過許多人的臉上笑容極不自然。
太史慈見袁譚兀自頑抗,不以為意,對著身後一揮手。
袁譚等人不知其意,卻見徐晃打馬走出陣來, 待到得太史慈身邊,將一物遞之。
太史慈隨後用槍挑起,直到此時城上之人方才看清乃一兜鍪,青鐵紅纓,狀如風飛。
只聽太史慈語氣譏諷道:“此乃淳于瓊護身兜鍪,因其被俘故而得之,牽將軍特命人送來為證,汝等同帳袍澤,當有識得此物者,真假與否,自當有數。
吾最後通碟,以午時三刻為限,若時辰一到,仍拒守不降,吾必親率大軍攻城,破之,頑抗者盡皆處死,以儆效尤!”
說罷取下槍上兜鍪, 猛然發力甩向城下,以便讓城上之人看得更加清楚一些。
隨後引兵返回大營等候。
看到太史慈將兜鍪仍於城下,眾人急忙伏身城牆去看, 隨後竊竊私語起來。
而旁邊的王摩凝神看著不遠處的兜鍪,心中震驚不已。
其他人可能不一定識得此物,但其因在袁紹帳下日久,與淳于瓊甚為相熟,一眼便認出此兜鍪確為淳于瓊之物。
王摩趴在城牆向下看了許久,直到其他將領退去方才慢慢起身,臉上神色陰晴不定。
城門偏廳,乃守將臨時休息之所,此時袁譚與眾將皆聚於此。
一名偏將壯膽問道:“大公子,那太史慈言之鑿鑿,又有兜鍪為證,莫非顏良將軍當真敗乎?”
此時袁譚亦心中沒底,但卻不敢有絲毫流露,聽偏將發問,佯裝嗤鼻道:“此乃太史慈之計也,汝等休聽其言,只管盡心守城便可。
顏將軍勇冠三軍,豈會敗於牽招之手,料其不日便到。”
眾人聽完心中仍半信半疑,相互對視,一旁偏將嚴敞猶豫一番,而後問道:“太史慈既出此言,必有倚仗,大公子不可不防,當想好退路以免措手不及也!”
袁譚聽嚴敞言吾生怯,頓時勃然大怒,拍案斥道:“大膽,大敵當前,汝不思盡忠職守,卻在此擾亂軍心,莫非欲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