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延看著已經陸續攻上城頭的冀州兵,心有不甘的看了易京方向一眼,滿眼絕望。

自己憑三千人馬,硬抗顏良兩萬大軍五天,力保城池不失,如今已到極限。

可為何只需兩天便到的路程,援軍五天還未曾出現?

公孫延忽然想到那日副將所說之言,猛然睜大雙眼,口中喃喃道:“莫非真被拋棄乎?”

一念至此,公孫延雙眼怒睜,目眥欲裂,掄起一刀砍死一名剛剛攀上城牆的冀州兵,口中大喊道:“似此不仁,安能善終乎?”

喊完掄刀衝向早已擠滿城牆的冀州兵……

公孫瓚可以不仁,公孫延卻不能不忠。

“城破矣!”

“城破……!”

顏良看著慢慢被開啟的城門,輕輕一揮手,引大軍入城。

安次縣失守,對於其它城池的守將震動非常巨大。

公孫延作為公孫瓚族人,竟然都未能等到援軍,若是換成其他人被圍又當如何?

許多守將回想這段時間公孫瓚的種種作為,皆心灰意冷,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凡冀州兵所到之處,幽州守將紛紛放棄抵抗,開城投降。

當公孫瓚反應過來時,袁紹早已與顏良合兵一處,七萬大軍將易京城團團圍住。

易京城內,公孫瓚終於開始焦慮起來,自己萬萬沒有想到,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袁紹竟然能攻到易京城下。

長史關靖面容憔悴道:“如今袁紹已經兵臨城下,若無外援恐難久守。”

公孫瓚揹負雙手,在廳中來回快速的走著,沉思一番,而後說道:“吾與黑山張燕交好,可前去求援,其必來相助!”

關靖聽公孫瓚提起張燕,贊同的點點頭,上次龍湊之戰,便是張燕引兵來援。

關靖回道:“若只靠張燕恐難解幽州之危,主公還需另尋強援方可!”

張燕雖然會出兵相助,但因其之前被袁紹和呂布聯手擊敗,損失慘重,故即使前來亦絕不是袁紹敵手。

公孫瓚搖頭回道:“今袁紹勢強,無懼其勢力且願與之為敵者,只有豫州袁術。

然豫州路途遙遠,又山水阻隔,恐遠水難救近火也!”

關靖聽完回道:“主公卻是漏卻一人,此人與袁紹有不共戴天之仇,且最近勢頭正盛,無懼袁紹。”

公孫瓚聽完先是一喜,隨即苦思索未果,出聲問道:“此何人也?”

關靖看著公孫瓚,出聲回道:“便是北海麴義!”

“麴義?”

公孫瓚聽到關靖說出麴義名字,眉頭微皺,回道:“麴義與袁紹有仇,然與吾亦有間隙,當初吾曾派兵攻打北海,其焉能救之?”

關靖聽完上前一步勸道:“諸侯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皆在利爾!

主公當年雖派田楷攻打北海,然彼時北海相乃孔融也,今主公只需舍樂安與麴義,其必欣然出兵相助。

有麴義引兵來援,加之黑山張燕,袁紹必然退兵,則易京之危可解矣!”

公孫瓚聽到關靖讓自己交出樂安,心中猶豫。

關靖知公孫瓚心中所想,說道:“主公何以不悟,若易京有失,樂安豈能獨存耶?

早晚必被麴義所取,不若此時主動讓之,還可使其出兵相助,何樂而不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