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遷都(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色早已大亮,一些膽大的百姓壯著膽慢慢走出家門,準備看一看城中的情況。
整個濮陽的百姓,昨夜恐無一人入眠,雖然廝殺之聲只響半夜,然城中不時傳來的呼喝之聲,以及往來奔跑的馬蹄聲,無不預示著城中的混亂。
膽大的百姓彎腰把門開啟,悄悄將頭探出門外,左右打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隊隊在街上巡邏計程車兵。
然這些士兵卻非百姓所熟悉的劉備士卒,因為在這些士兵的背上赫然印著一個大大的曹字。
“曹操?”
百姓對於曹軍並不陌生,畢竟在劉備到來之前,濮陽便歸曹操所有。
而劉備亦與曹操一直在爭奪兗州,如今看來,昨夜卻是曹操擊敗劉備,重新成為兗州之主。
如今天下大亂,百姓對於當權者的更迭早就習以為常,雖然劉備在時對百姓確實比較體桖,但之前曹操也不差,故在百姓的心中,濮陽由二人誰來統治,並沒有太多的偏向。
城中各處早已貼上安民告示,並由識字小校聚眾誦讀,以為傳達。
安民告示是古代快速表明身份,安撫民心,穩定局勢的一種常用手段,也是每一位新佔領者第一時間需要做的事情。
曹軍在城中整整搜捕了三天,除了抓到一些低階別小校以外,劉備帳下有名有姓的將令一位都沒有。
當然,張邈的屍體除外。
當曹操見到張邈屍體的時候,放聲大哭,一邊親手替其拔掉身上所中箭矢,一邊痛哭道:“孟卓乃吾友也,雖誤聽讒言,然交情不變,今番身殞,吾之過也!”
眾人皆知曹操與張邈有舊,關係莫逆,見曹操悲慟,唯恐傷身,急忙上前安慰,許久轉好。
曹操哭罷,下令將張邈屍身收斂,並以諸侯之禮厚葬。
張邈雖與曹操有舊,然其畢竟迎劉備為主背叛曹操,可曹操卻不計前嫌為其厚葬,這一舉動博得許多朝中大臣及士人的好感,交口稱讚,更讓其手下文武感動不已,暗暗下定決心誓死效忠!
張邈的事之是一個小小的插曲,待濮陽一切恢復正常,早朝再次舉行。
這次早朝是曹操入主以來的第一次,滿朝文武皆早早便到,無一缺席,畢竟曹操是強是弱,今日朝上便可一見分曉。
獻帝在內侍的陪同下走入大殿,待其坐好,百官山呼萬歲。
施禮畢,曹操當先邁步出列。
眾大臣見到曹操當先出列,心情各不相同,而孔融則眉頭微微一皺,表情露出些許厭惡,心中暗暗想道:“此子強勢。”
曹操不管他人目光,當先出列稟道:“啟奏陛下,濮陽城小,人口不豐,更兼殘破難以修葺,許昌地近魯陽,四通八達,人傑地靈,物饒豐足。臣斗膽請駕幸許昌,萬望準之!”
獻帝看著殿下曹操,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向其他大臣問道:“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董承早得曹操提前告知,聽到獻帝詢問,當先出列回道:“濮陽地處偏僻,糧草轉運困難,非久居之所,許昌位於黃河之南,背靠嵩山山脈,又鄰近洛陽,得天獨厚,做為都城,實乃上佳之選!”
曹操入主,受益最大的不是獻帝,而是董承。
董承說完,在此次事變中表現搶眼的吳碩種輯等人立即大聲附和道:“臣附議!”